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王志民撰文阐明香港打造“第四国际中心”的谋与动

2018-09-03 13:23:00大公网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今年是中国改革开放四十年头。四十年间,香港抓住内地改革开放的历史机遇,成功地把制造业迁往内地,藉机发展现代服务业,转身成为国际金融、贸易、航运三大中心。如今,香港迎来了又一次历史机遇─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香港有没有可能打造第四个“国际中心”?近日,中联办主任王志民在中共中央党校主办的《学习时报》头版头条发表文章:《把握粤港澳大湾区发展机遇 携手打造国际科技创新中心》,全面阐述了大湾区建设给香港带来的历史机遇,深刻分析了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可行性,并指出了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应该把握好三对重要关系。读之令人眼前一亮,心头一热,思路豁然开朗。

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将给香港带来哪些机遇?近两年来众说纷纭。但最大最重要的机遇莫过于建设国际创科中心。王主任的文章全面深刻地阐述了香港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谋与动,值得香港各界人士用心阅读、深入思考。

认清“两个势头”,谋定后动

一个地方能不能在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取决于对发展大势和自身优势的科学判断、精准把握。找准“两个势头”的结合点,并在结合点上找出路。这个过程就是“谋”。王主任的文章从发展大势和香港优势两个角度分析,体现出“谋”的深远。

先看发展大势。当今世界,创新科技已成为各经济体竞相发力的地方,中国也不例外。中共十九大明确宣示,中国将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要依靠创新科技。王主任文中指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战略,是中央从国家发展全局和‘两个建设好’的战略高度支持港澳与广东这块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在共融中实现共建共享共赢的重大决策部署。”前不久中央召开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积极吸引和对接全球创新资源,建设‘广州─深圳─香港─澳门’科技创新走廊,打造大湾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这都是香港打造国际创科中心的有利条件,是发展的大趋势。

再看香港优势。王主任用大量事实和数据,分析了香港创科的良好基础。具体表现在:高等教育发达、国际化水平领先、市场体系健全、资本市场发达、知识产权保护完善、资讯流通便捷。比如:香港大学等多所大学跻身全球百强、亚洲前十,港区拥有国家两院院士44人;科技部已累计批准在港建立了16家国家重点实验室、六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香港分中心;香港科学家在过去五年共获得国家科技奖励33项,其中包括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不仅创科资源富集,香港的创新机制与国际接轨,在对接全球科技创新体系、吸引世界优秀科技人才、促进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等方面具有比内地城市更为优越的条件。这些事实表明,建设国际创科中心,香港不缺资源,缺的是整合。香港如能将优势资源与大湾区其他城市整合,就能产生规模效应和乘数效应,创造出新优势。

把握“三对关系”,务实求效

王主任将近四十年来,先后在闽、港、京、澳四地工作过,对建立国际创科中心有着深刻的研究,他在文章中阐述了需要把握好“三对关系”:聚焦国家大局与香港实际、传统优势与新的优势、当务之急与根本之策,阐明了建设的关键点,体现出“动”的务实。

“发挥香港所长和服务国家所需的关系”着眼于全局与局部的互动。香港社会曾经有一种说法,认为香港参与大湾区建设仅仅是“完成国家任务”,暗示对香港并无益处。这种说法是偏颇的。大湾区建设固然是国家所需,也是香港所需,并能发挥香港的诸多优势,造福港人。王主任文章分析梳理回顾了香港发展历程后认为,香港发展的每一步都和国家紧密相连,“国家所需”成就香港、“香港所长”贡献国家,当“香港所长”与“国家所需”紧密结合时就会迎来香港发展的黄金时代。文章厘清了二者的互动关系,分析客观,事实准确,令人信服。

“打造国际创科中心和巩固传统三大中心地位的关系”着眼于历史与未来的共鸣。王主任文章认为,这二者关系并不矛盾。一方面,打造国际创科中心,通过围绕创科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完善资金链,有助于激活和提升香港传统优势产业竞争力,带动三大中心进一步向高增值方向发展;另一方面,香港活跃的资本市场、成熟的贸易体系、完善的法治环境等传统优势,也为发展创科产业特别是加速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供了坚实基础和有力支撑,使香港建设国际创科中心具备了先天条件。因此,二者之间是增量与存量、促进与支撑的共生关系,相得益彰、相辅相成。这一判断基于对创新过程全面分析得出的,站得高,看得远,符合实际。如果今后能够处理好这二者的关系,就能把香港的创新要素激活、把优势放大。

“加快科技人才引进和改善创新科技生态的关系”着眼于当下与长远的对接。科技人才是创科发展中最重要、最宝贵的战略资源。王主任文章认为,加快科技人才引进是在短时间内快速提升创科能力最便捷、最有效的途径。同时,要改善科技人文环境,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厚植创新创业沃土,立足长远增加科技人才源头供给。他强调“走捷径”,又强调“重培育”;既聚焦当务之急,又着眼长远之策,具有很强的前瞻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读后给人以许多启迪和思考。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