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山竹,超强台风凶猛来袭 香港,严阵以待经受考验

2018-09-17 13:28:00大公网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香港昨日经受住了严峻的天灾考验!被称为“史上最强”的超级台风“山竹”,昨日从香港西南方掠过,在中心风力高逾每小时两百公里的破坏力之下,全港上下遭受严重摧残!全港各处近百棵大树被连根拔起、道路遭受大面积破坏,各区都有停水、停电情况,更有数百起住宅受损个案。一个疯狂“山竹”,对香港造成的损失数以十亿计。
 
但尽管如此,不幸中的大幸是,截至昨晚九时,香港并未收到死亡个案,港珠澳大桥等重大基建亦丝毫无损。与台风吹袭菲律宾等地的情况相比,以及随着“山竹”逐渐远去,香港堪称“安然度过”此次风灾。在“迎战”灾难面前,以林郑月娥为首的特区政府展示出了极高的管治能力,不论是事前的预警与应灾准备,还是风灾来临后的救援与应变,抑或是善后等工作,都有条不紊,快速、高效、有力,让香港市民感受到了良好政府所应具备的能力与特质。
 
“山竹”破坏力堪称“前所未有”,香港社会各界同样发挥出了风雨同舟、守望相助的优良品德,不仅是政府部门及公营机构,一些私人企业和志愿者队伍同样发挥出了令人敬佩的作用,这是此次“山竹”留给香港人宝贵的经验。当然,从进一步完善工作的角度,未来仍需就严重自然灾害的预防和应变措施作出检讨,将损失减到最低,让香港变成名副其实的“安全港”。
 
史上最强台风肆虐香江满目疮痍
 
作为一个临海港口,香港每年都会遇到台风的吹袭。但与往年不同的是,此次是一个超强的台风。香港天文台表示,“山竹”在周日最接近香港,其中心附近持续风力达每小时210公里。翻查资料,过去多个吹袭香港并令香港需要挂起十号风球的台风,只有1979年的“荷贝”,其中心风力逾每小时200公里;而去年袭港的“天鸽”则为每小时185公里,1962年造成严重伤亡的台风“温黛”,当时中心风力也同样是每小时185公里。换言之,“山竹”以预测中的强度袭港,其风力已经成为“史上最强”。实际上,“山竹”早被美国列为第4级“超级台风”。美国太空总署透过卫星捕捉到“山竹”的图像显示,“山竹”风眼直径达到四十八公里,变成“大眼台风”,属於全民高度警戒的水平。
 
昨日的风灾亦如天文台所预测的,“山竹”中午最接近本港时,香港遭受到极大的破坏。维多利亚港的海水高度,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约3.5米,为近年所罕见;而吐露港的海水高度曾升至海图基准面以上约4.5米,已超越去年超强台风“天鸽”袭港期间在这两区录得的最高潮位。全港各区所受到的破坏,不论是道路还是住宅,不论是港九还是新界,无一不受到灾难破坏,满目疮痍。例如“重灾区”杏花新城,即便是远离岸边的盛泰道,道路也严重水浸,沦为泽国;西贡的日出康城,更是连续录得住宅“爆玻璃”的惨况。中电更表示,因恶劣天气缘故,其40万伏特及13.2万伏特架空天线受影响,部分地区出现如电压骤降等供电问题,受影响人数有逾7000户。这还仅是昨日傍晚的统计,预计到今日台风离开后,更多的损失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披露。
 
政府周密备防安然度过绝非侥幸
 
“山竹”对香港的破坏是惊人的,不幸中的大幸是,暂无严重受伤或死亡的个案。应当说,有将人命损失减到最低,这绝非侥幸,背后是全港社会的防灾抗灾意识、守望相助精神的体现,同时也是以林郑月娥为首的特区政府高效,及时、有力的管治能力的充分体现。早在“山竹”形成之初,特区政府就给予了高度重视,林郑月娥亲自部署、协调和统筹,全力保障。正如她早前向记者所说的:“我们会动员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希望把这一次台风对香港的损害减到最低。”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即便要离港出席会议,亦不忘各项工作的部署,并撰写网志,感谢所有在“山竹”吹袭本港期间,仍然谨守岗位、努力服务市民的政府同事,以及其他在台风期间仍需当更市民,“祈愿大家平安、香港安然度过今次超强台风的侵袭。”
 
而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亦有条不紊地推展。再看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主持的跨部门会议,30个部门和机构首长出席,按紧急应变计划加强各部门之间的协调,特别是有关水浸、海水倒灌及高风险地点的应变准备,并指示紧急救援部队作出部署,应付“山竹”可能造成的威胁。不仅如此,保安局更视乎热带气旋动向,提升紧急应变级别及启动紧急事故监察及支援中心。从警队、消防、飞行服务队、民安队等各纪律部队,以及民政事务署、路政署、渠务署、教育局等部门,全都进入“一级战斗状态”。政府新闻处的综合资讯中心已全面运作。可以说,一个“山竹”,全港十八万公务员都被调动起来。正是特区政府的高效应变,才能让“山竹”对香港的破坏减到最低。
 
中央领导和中央涉港、应急、防灾、气象等部门十分关注此次超强风灾对香港的侵袭,一直保持与特区政府的联络联系;香港中联办领导和各部门负责人在风灾期间全程值班,随时准备配合特区政府的救灾救援工作;驻港部队也做好做足了抗灾抢险的准备工作。
 
汲取应对经验健全抗灾救灾制度
 
特区政府的高效值得称道,香港社会的守望互助精神亦值得大力宣扬。在“山竹”吹袭期间,一些互助机构、私人机构、民间组织,在协助救灾、善后等方面亦发挥了不可取替的作用。但与此同时,我们亦要看到日后在进一步完善预防与救灾方面,仍有不少工作要做。例如,在事前的宣传与准备工作方面,尽管政府已经多方呼吁,但实际上公众防灾意识仍然停在一个比较低的层面;而在提供防灾物资方面,也显现出一些漏洞,例如民众需求极殷的防止玻璃爆破的“胶布”,供不应求,有的商家甚至坐地起价,引起市民不满;而许多大厦停水停电,住户亦没有做好食物和食水的储备,等等。因此,政府日后需要考虑更加完善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包括考虑将各相关的物资作出必要的“储备”,并加强对公众防灾的教育与宣传。
 
截至昨日傍晚为止,民政事务总署在各区共开放48个临时庇护中心,共有1219人入住。政府1823电话中心收到179宗塌树报告;渠务署确认26宗水浸个案。土木工程拓展署及地政总署未有收到山泥倾泻报告。医院管理局表示,截至下午五时,共362名市民,分别为117男96女,在风暴期间受伤,前往公立医院急症室求诊。所有的善后工作正全面铺开,政府和广大市民都希望城市运转和生活能够尽快恢复正常。
 
“山竹”破坏力前所未见,这是对特区政府管治能力的一次考验,也是香港社会守望相助精神的一次考验。而随着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天灾增加,未来依然不排除会有严峻的“台风”来袭,市民期望,政府的抗灾措施能够更加完善,社会的防灾意识能够更加充分,让香港真正成为无惧各种自然灾害的“安全港”。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