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山竹”过后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香港精神”

2018-09-19 15:31:00大公网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这是一次前所未有的严峻考验,也是一次值得永远铭记的重大事件。超强台风“山竹”袭港,一时间,狂风呼啸,海浪滔天,树倒路塌,玻窗破碎,地砖狼藉,水漫全城……满目疮痍。在这场罕见的自然灾害面前,香港市民同心携手,共克时艰。从风灾来袭前的全面部署,到风灾来袭时的高效应变,再到风灾过后的及时善后,特区政府尽职尽责,居功至伟!全港一万五千多名公务员与“山竹”搏斗,其中一万余名纪律部队奋战在最危险的抗灾一线,令人敬佩!风灾过后第一时间,市民不分年龄、职业、国籍、族裔,纷纷走上街头,自发地清理路障,让人感动!上班族排队等车,秩序如故;老板体恤员工,弹性上班;私家车及旅游巴士义务载送,解人所难。被“山竹”袭击后的香港,没有相互指责之声,没有怨天尤人之叹,没有悲观绝望之情,有的是恪尽职守的行动,守望相助的义举,和衷共济的动人场景。
 
一场天灾,测试着香港这座城市的文明水平、和谐信念和精神高度。暴虐的“山竹”已经远去,留下的是弥足珍贵的“香港精神”,令人感动,发人深思!
 
恪尽职守的敬业精神,令人尊敬
 
香港临海,台风不足为奇。但此番“山竹”来袭,非同以往。“山竹”中心附近持续风力达每小时210公里。其凶猛程度超过了1979年的“荷贝”(中心风力每小时200公里)、2017年的“天鸽”(中心风力每小时185公里)。然而,在“史上最强”的风灾中,全港无一人因灾死亡,经济损失也降到了最低,实属不易!能有这样的结果,林郑月娥为首的特区政府未雨绸缪、应对得当,功不可没!而政府公务人员、特别是一线的纪律部队所表现出的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令人尊敬!
 
“山竹”来袭之前,特区政府就高度重视,林郑月娥亲自部署、协调和统筹,全力保障。正如她早前向记者所说:“我们会动员所有需要的人力、物力,希望把这一次台风对香港的损害减到最低。”由政务司司长张建宗所负责的各项工作,亦有条不紊地推展;不在香港的财政司司长陈茂波鼓励全体同事坚守岗位;保安局局长李家超主持30个部门和机构首长出席的跨部门会议,共商抗灾大计。从警队、消防、飞行服务队、民安队等各纪律部队,到民政事务署、路政署、渠务署、教育局等部门都进入“一级战斗状态”。可谓“高度警戒,严防死守”。此次风灾致60间学校受灾,1500多棵树木吹倒,还有多处广场、渠道被毁。“山竹”风灾过后,政府各部门迅速投入疏导与善后工作。特别值得是警队、消防、民安队等各纪律部队不顾超时工作的疲劳,连续奋战,无怨无悔。
 
无论是“山竹”来袭之前,还是掠过之后,林郑月娥和特区政府都做到了全力应对、科学应对、精准应对,呈现出有力、有序、有效的特点,十八万公务人员的职业精神、职业素养值得点赞!
 
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让人感动
 
“人哋做十日嘅嘢,经我哋帮手,可能变成五日”──这句由市民说出的心里话,朴实无华,却境界高远。“山竹”过后,面对满目疮痍,许多市民正是怀着这样的想法,自发地走上街头,清理废墟。
 
将军澳海滨长廊在台风袭击后面目全非。地砖损毁甩脱,防波堤石飞脱,栏杆、长椅亦被吹毁。住在该地的一名智利籍女子在网上发起倡议,呼吁市民清理打扫,迅速获得响应,参与的市民越来越多。一位居民称,见到自己的家园变成这样,便与读中一的儿子商量,一起参与清理。“我告诉他,人家要做十日的修建工程,可能我们来帮手,就可减为五日,帮得几多得几多。”一位家庭主妇说:“大块砖头要政府出动机器搬,小砖、树枝居民自己就可以执拾搞掂”、“我觉得很累,但值得嘅。”
 
人同此心,话同此理。守望相助,并不需要豪言壮语,而是关键时刻伸出手来,做力所能及的事情,一个人力量很小,但大家的力量汇聚在一起,就能形成巨大合力。如此巨大的灾难过后,政府部门依据轻重缓急的判断,把主要力量投入到最需要的地方,这就会导致市容市貌全面恢复的时间拖延。市民不是被动地等人来打扫,而是主动去做,恢复家园的美丽乾净。值得嘉许!
 
“守望相助”同样体现在“山竹”来袭之前。天文台悬挂三号风球,本港市民便互相转告,一时之间满城讲台风,人们相互传授贴胶纸防止玻璃窗破裂等方法。到了悬挂八号风球时,大部分公私营机构都停业停工,让员工回家避风,家居太简陋的市民,也听从政府劝告,迁到临时庇护中心暂避。
 
可以说,无论是“山竹”来袭之前、还是之后,这种守望相助的互助精神处处得到体现,让人感动!
 
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值得珍惜
 
应对“山竹”风灾,不能说尽善尽美。比如,一些大厦停水停电,住户亦没有做好食物和食水的储备;民众需求亟需的防止玻璃爆破的“胶布”,供不应求,有的商家坐地起价,更有机场附近的一些酒店“乘风涨价”。但本港市民保持了理性客观地看待以上不足,“和衷共济”仍是主基调,就连平日习惯於“鸡蛋壳里挑骨头”的一些反对派人士,也未发表过激言论。
 
如果把这次的情况与近几年诸多事件相比较,更显得难能可贵。比如,一年前“天鸽”袭击澳门。风灾过后,驻澳部队上街清理淤泥杂物,香港的个别媒体和一些所谓“有识之士”却对抗灾非常之策过度解读、恶意炒作的做法,令人不齿。相比之下,在这次风灾中,香港社会表现出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是一种可喜的变化,让人难忘。
 
香港是我们共同家园。“家和万事兴”。习近平主席去年“七一”期间视察香港时指出:“香港从一个默默无闻的小渔村发展成为享誉世界的现代化大都市,是一代又一代香港同胞打拚出来的。香港同胞所拥有的爱国爱港、自强不息、拚搏向上、灵活应变的精神,是香港成功的关键所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中央政府非常关爱香港、呵护香港、力挺香港,全港民众更须爱护自己的家园,尤其是在应对自然灾害的时候,和衷共济的团结精神不可或缺。唯有如此,才能维护我们共同家园的和谐美丽。这应是成功应对“山竹”风灾给我们留下的最大启示。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侨界社团联会永远名誉会长)
责任编辑: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