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在融入国家大局中同心同向同行

2019-03-21 03:17:25大公报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人关心、世界关注的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和十三届全国政协二次会议上周在北京胜利闭幕。每年的两会被人们称为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风向标”,今年全国两会又因特殊的历史节点和时空背景而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昨日,在以“融入发展创新,同心同向同行”为主题的全国两会精神分享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香港中联办主任王志民,从两会取得的丰硕成果、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解读政府工作报告、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四个方面作了精彩分享。

王志民主任的分享,深刻领悟习总书记在两会期间深入团组的讲话精神,聚焦中央政府即将出台的新政,以及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梳理联通港情、国情、世情,通盘考虑过去、当下、未来,找準了香港发展与国家发展之间的“结合点”、“共振带”,透彻入裏,发人深思,赢得了与会各界人士的热烈好评。

“一国两制”下的香港与祖国同呼吸共命运,在当前特殊的历史节点和时空背景下,香港唯有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才能拓宽发展空间,实现长久繁荣稳定。744万香港同胞应认準历史机遇,在融入国家大局中,与祖国内地人民同心同向同行,书写新时代“一国两制”的崭新篇章!

增强国家意识、大局意识

两会期间,习近平主席六次深入人大政协团组,面对面听取48位代表委员发言,就文艺社科工作、生态文明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创新创业等发表了一列重要讲话。习主席指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不能没有灵魂”,“文化文艺工作、哲学社科工作属於培根铸魂的工作”;习主席发出了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的进军令;习主席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鬆劲、不开口子”的总原则;习主席明确“要向改革开放要动力,最大限度释放全社会创新创业创造的动能”的大方向。

王志民主任说,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既是对有关团组和省区提出的要求,也是对全国提出的要求,对办好香港的事情同样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我们在新时代共同书写好“两个建设好”宏伟篇章提供了指引。王主任的解读抓住了要害。“一国两制”下的香港虽然与内地有诸多不同,但香港与内地的联繫日益紧密、不可分割。比如,习主席谈到“培根铸魂”,改革开放之初,香港艺人张明敏演唱的《我的中国心》、叶振棠演唱的《万里长城永不倒》风靡大江南北,提振了国人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再比如,习主席提到的脱贫攻坚,几位港区全国政协委员等去年筹组了“香港各界扶贫促进会”,募集8000多万港元,对口帮扶四川省巴中市南江县。又比如,习主席提到“生态文明建设”,粤港澳三地过去在生态环境治理上已有合作,随着大湾区建设启动,三地要共同打造“绿色湾区”“健康湾区”,同样需要“香港智慧”、“香港贡献”。

融入,首先是心相通、情相融。“三同”首先是“同心”。香港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香港同胞首先要增强国家意识、大局意识,不应过分强调“两制”之异,而应强化“一国”之同,寻找“最大公约数”。王主任的分享提示我们:香港同胞要把自己当成国家的主人,而不能“自己把自己当外人”。只有把自己当成主人,凡事才能积极主动,“同心”是“同向”和“同行”的前提。

发挥“主场”“主角”作用

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摆在香港面前的机遇就是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是习主席亲自谋劃、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国家战略。主管港澳事务的韩正副总理希望“粤港澳三地要切实扛起主体责任”。

王志民主任在分享两会精神时说:“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主场’色彩和‘主角’地位十分清晰。”他进一步分析,大湾区发展规劃纲要将香港列为四大中心城市之首,共提及四大中心城市272次、其中港澳192次,香港就佔了102次。前不久由粤港澳三地和国家发改委联合举办的大湾区规劃纲要宣讲会,由香港牵头承办,地点放在香港,明眼人一看就明白,香港在大湾区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何等重要!还有,林郑月娥行政长官说得很清楚,纲要起草过程中,香港特区政府提出的意见建议几乎全部被採纳。王主任的这些解读,可谓“上知天气,下接地气”。中央前所未有地重视大湾区建设、重视香港在大湾区中的作用,并非某些人所说的香港“被规劃”,而是“被重视”、“被关爱”。对於香港来说,这是天大的好事!

当下,香港的发展已经遇到了“瓶颈期”,经济增长虽然与世界主要发达经济体相比并不逊色,但缺乏强劲支撑,增速远远落后於广东省,香港经济第三次转型势在必行!大湾区建设就是推动第三次经济转型的历史机遇,中央给予大力支持,湾区其他城市热情很高。香港与中央、与兄弟城市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就能形成巨大合力。还应意识到,香港不是被动的参与大湾区建设,而是要发挥好“主场”“主角”作用。“主场”“主角”意识强、作用发挥得好,融入的脚步就快,得到的实惠就多,反之则贻误战机。王主任的解读提醒港人:我们非但不是外人,我们还有责任引领兄弟城市同心同向同行。弄清楚这一点,对於做好“融入”这篇大文章十分重要!

拓展与内地合作的广度深度

习主席在去年底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指出:“推动全方位对外开放,要适应新形势、把握新特点,推动由商品和要素流动型开放向规则等制度型开放转变。”今年全国两会的一大亮点,是通过了《外商投资法》。这部法律引入“竞争中性”的原则,对所有外资企业一视同仁,对中国国内各类所有制企业一视同仁。这意味着,中国投资环境的开放度、公开度和透明度将前所未有的提升。

王志民主任在分享两会精神时说,《外商投资法》的实施,意味着香港投资将参照新的外商投资法进行管理,同时还将叠加CEPA等单独适用於香港的特殊安排的多重利好,使港资始终享有内地对外开放的“最优级待遇”。国家鼓励香港投资的政策不仅没有变,而且不少香港投资者关心的私有财产保护、知识产权保护等事项将得到更加完善、更加有力的保障,香港相关产业对接内地发展的领域和範围也将更深更广。

如果说大湾区建设是香港融入国家发展大局“捷径”的话,那麼,“制度型开放”则打开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过去40年,港资广泛参与了内地的各行各业的发展,截至去年九月,内地累计批准港资项目达到44.8万个。随着“制度型开放”落地落实,外资准入条件将继续放宽,香港企业在内地有了更多机会。王主任的分享启示我们,港企应分析研究《外商投资法》将带来的变化,把握大趋势,寻找新机遇,谋劃好项目,与内地进行更深更广的合作。

昨天的分享会吸引了全体港区全国人大代表、港区全国政协委员和爱国爱港社团领袖、各界代表人士和基层市民代表,共1500余人。王志民主任的宣讲深入浅出、高屋建瓴,主办单位香港省级政协委员联谊会主席郑翔玲在致答谢词时说:“我们全场来宾深刻感受到王志民主任对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厚情感和衷心爱戴!”确实如此,王主任全程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这一主线的宣讲,给全场听众留下了深刻难忘的印象。

香港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与祖国内地同心同向同行,在贡献国家的同时,一定能拓宽自身发展空间,实现自身更好发展,丰富“一国两制”实践,为744万港人带来福祉。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註:《大公报》独家发表,如有转载,请註明出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