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点击香江:多一点理解特区政府修例的初心和善意吧!

2019-06-05 03:02:19大公报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逃犯条例》修订经过三个半月的讨论,本港社会总体上已经形成共识。但不可否认的是,部分市民仍然对政府修例的内容、动机乃至目的,抱有忧虑或质疑。而在反对派的抹黑和挑拨之下,本来因不了解而产生的误解,被无限夸大甚至是激化,严重歪曲了修例的本意。而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管治团队也被刻意“妖魔化”。整个事件的讨论,已远远偏离了修例初衷。

  其实,只要不带政治偏见,理性务实地看待问题,便不难看到特区政府修例的初心,是为了解决台湾杀人案中疑犯无法移交受审的问题,本意是为了伸张正义,也是为了统筹处理未来可能再出现的引渡问题。而基於社会上的疑虑,政府已经两度作出修订,不仅大幅缩窄可移交罪名的範围,亦将刑期由三年提升至七年,这些足以体现特区政府的善意。不论是从伸张正义的角度,还是从维护香港整体安全的视野,社会各界都应冷静思考。回归初心、回应善意,市民可以发现,香港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社会也没有再被撕裂、被争拗的理由!

  彰颢公义的迫切现实需要

  坊间各类评论修例的声音很多,但又有多少是能真正理性去看待问题的?其实,只要不带政治偏见,就事论事,就应该承认此次修例本意并非反对派所渲染的什麼“邪恶”。修例既是为了解决现实个案遇到的问题,也是为了堵塞法律漏洞。众所周知,按照香港现行的属地管辖原则,特区法院对台湾杀人案疑犯没有管辖权。要把疑犯移交台湾受审,就需要修改现行的两个条例,允许香港与台湾地区开展移交逃犯和刑事司法协助方面的个案合作。另一方面,考虑到类似的恶性案件将来也可能发生在与香港联繫更为紧密的内地或澳门,从法律公平角度出发,修例时一併统筹考虑适用於内地和澳门的问题,完全合情合理。

  更何况,案中疑犯陈同佳即将在今年十月刑满释放,如果修例无法如期通过,则香港将出现令人忧虑的“杀人犯通街走”的恶劣情况。这也等同是向国际社会传递一个错误的讯息:香港是逃犯的“安全港”。这岂是港人所愿见的、又岂是一个负责任政府所能无视的?对此,反对派却将问题无限上纲上线,夸大抹黑直至散播恐慌。反对派可能会换取一时的眼球,也可能骗得可怜的同情,但对於解决问题本身,以及推动香港法治生态的完善,完全没有任何好处。如果真能以港人根本利益为依归,避免香港受到严重的政治衝击,香港所有的派别和人士都应该放下个人利益,理性讨论。

  两度修改以回应社会关注

  在修例讨论过程中,行政长官和特区政府绝非反对派所形容的“不听民意”。恰恰相反,过去三个多月来与社会各界的沟通当中,特区政府已经作出了两次重大修改。第一次是将46项罪行减到37项;第二次动作更大,从移交门槛、处理程序以及移交者人权三方面,提出六项新的内容,包括将移交门槛由早前建议的三年刑期提高至七年;要求移交的一方,必须是能够代表当地中央政府的机关;并在原有的政治犯不移交、死刑犯不移交等“八不移交”之外再增加了多项额外人权保障,保障程度已大幅提高,也已涵盖了先前反对派所要求的“人权保障”内容。

  在新修改之后,《逃犯条例》引渡或移交的门槛已经非常之高,有些市民对此甚至抱有意见,认为一些严重的罪行可能无法被引渡,难以全面保障市民安全。反对派称反修例的是民意,那麼这些支持修例的声音,同样也是民意,不能厚此薄彼。对於特区政府来说,既要保障公义与法治,也要平衡不同市民意见,但关键是要以大多数民意为依归。当前作出的这些修改,是在现有空间之下所能做到的最大幅度“让步”。如果无视这些新安排,继续否定修例的必要性,则显然已非理性讨论的态度,而是别有用心的政治操弄和为反而反了。

  理性讨论切勿堕政争泥淖

  在一个高度发展的社会裏,对政策法律话题,有不同意见十分正常;但考验一个城市是否更公平、更文明的标準,并不在於反对的声音有多大、议会暴力的程度有多高,而是在於能否有理性的态度、能否通过合理的方式去追求和达到共识。当前对於修例,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让社会各界和普罗大众去从不同角度思考,如何让我们的城市变得更加安全、更加守法、更加公义。

  然而,当前香港的社会气氛又开始令人忧虑,反对派的势力入侵学校校园,甚至发动各类“联署”行动。看上去似乎“气势如虹”,但明眼人一看便知,这是製造出来的虚假民意,根本代表不了香港真实民情。反对派想通过反修例,进行政治操弄,达到他们想要的政治利益。这一点市民早就看得出来。但若任由一件普通的法律争拗上升到政治对抗层面,甚至进一步撕裂社会,这又岂是广大市民所愿看到的。其实,对於“乱”还是“治”,市民心中是有一把秤的。“佔中”的乱象如果再次在香港重演,谁将承担这个责任?

  当前修例一役,对香港社会是一个重大考验。是继续任由“八国联军”插手干预香港事务,还是以理性务实态度排除分歧寻求共识,不仅关係当前香港的繁荣稳定,也关係到下一代的福祉。社会各界纵然有不同的利益关切和诉求,但在维护法治与繁荣稳定的这一共同目标下,就没有被分化、被争拗的理由。多一点理解特区政府修例的初心、多一点感受特区政府修例的善意,香港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更没有再次被撕裂、被分化的理由!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

  註:《大公报》独家发表,如有转载,请註明出处。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