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评论 > 点击香江 > 正文

点击香江 | 爱国是底线,有能力有担当才能“出线”

2021-11-03 04:28:00大公报 作者:屠海鸣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新选制下的首次立法会选举提名开始以来,有关界别和地区直选报名踊跃,显示出此次选举并未如有些人预测的那样没有多少竞争。相反,竞争还非常激烈。

  那么,怎么样的人能获得提名、并成功走进立法会?其实,标准答案早就有了。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港澳工作领导小组常务副组长、国务院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在阐述“爱国者治港”时,提出了“五个善于”的标准:一是善于在治港实践中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做立场坚定的爱国者;二是善于破解香港发展面临的各种矛盾和问题,做担当作为的爱国者;三是善于为民众办实事,做为民爱民的爱国者;四是善于团结方方面面的力量,做有感召力的爱国者;五是善于履职尽责,做有责任心的爱国者。

  “五个善于”的标准启示人们,新选制下的立法会选举,爱国是一条铁的底线,必须坚守!在坚守爱国底线的前提下,有能力、有担当的人士才能最终“出线”。

  都是爱国者,看谁有才干

  在新选制下,获得提名的参选人必须是“清一色”的爱国者,就“爱国”这一条铁线来看,大家似乎基本在一个水平线上。那每一位参选人如何才能与竞争对手拉开差距呢?比拼的是才干和担当。如何体现出自己的才干和担当?至少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展示。

  其一,胸中有大局。立法会议员作为在政权架构承担着重要职责的“治港者”,心中要有“两局”:一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二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两局”之下观察世界,就会看到世界经济格局呈现出“东升西降”的趋势,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发达国家经济整体衰退,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国家发展势头强劲。认清大趋势,才能找准香港的发展出路,才有大视野、大担当、大作为,有力推动香港加速融入国家发展大局。

  其二,政纲要务实。中央完善香港选举制度,用意不仅是让反中乱港者出局,更重要的意图是建立选贤任能的制度,让真正有才干、懂民意、有责任心的人士脱颖而出、担当重任,实现良政善治。因此,参选人能不能拿出一份好政纲?这时候就十分关键。好政纲不仅要体现民意,还要容易实施,可尽快见效。人常说:“不怕不识货,就怕货比货”。同一界别、同一选区的竞争者把政纲摆在一起,人们自能看出优劣。

  其三,沟通有诚意。新选制下,参选人提名须获得多方支持,如何超越门户之争、赢得更多提名票?参选人必须诚心诚意与方方面面人士沟通,清晰地阐述自己的政见。

  过往表现重要,但不“论功行赏”

  香港有一种说法,称建制力量在和乱港势力斗争中立下了汗马功劳,现在是分享胜利果实的时候了,建制人士“躺平”都可以拿到立法会的“入场券”。持这种看法的人视野太窄、格局太小!完善香港选举制度,不是为了打压某一派、扶持某一派,而是为了选贤用能,实现高质量治港。建制力量会不会得到重用?过往表现十分重要,但不会“论功行赏”。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来分析:

  一方面,“修例风波”期间的表现是获得提名的重要指标。“修例风波”从本质上讲,是反中乱港势力争夺香港管治权的一场政治运动,爱国爱港力量是与反中乱港势力斗争的中坚力量;但具体到每一个人,表现有巨大差异。那些不惧邪恶、敢于担当的建制人士,是坚定的爱国者,获得提名的几率很大;那些在大风大浪面前无所作为的人士,获得提名的几率很小。

  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治港并非易事,需要更多能人。香港面临的矛盾和问题非常多,有些还非常尖锐,到了非解决不可的时候。比如贫富差距拉大、阶层固化、住房等民生难题亟待破解,等等。攻坚克难,需要一大批具有战略思维和宏阔眼光,注重调查研究和科学决策,勇担当、敢碰硬、善作为,逢山能开路、遇水能架桥的人才,如果仅局限于在某一方面选人,显然不行。因此,此次提名会是“伯乐相马+赛场选马”,真正有才之人不会被埋没,不会被疏远。

  没有恶性争斗,却有理性竞争

  在旧的选举制度下,香港每一次选举都引发社会周期性震荡,特别是在地区选举中,政治议题成为拉选票的重要手段。谁骂中央、骂政府最兇,谁就有可能拉到更多选票。而这些人当选议员后,仍热衷于用政治议题博得眼球,在立法会不断搞事,甚至进行人身攻击、爆粗口、上演“全武行”,令立法会乌烟瘴气,香港的政治生态严重被毒化。

  香港原本是一个多元社会,新选制从制度设计上充分体现了“均衡参与”的特点。令人欣慰的是,此次选举从一开始就表现出有序、理性、务实的新风气;在许多界别和地区,竞争还非常激烈,但大家比拼的是如何推动香港整体发展,竞选的是如何解决民生难题,而不是炒作政治议题。同时,选举还吸引到不少新人参与,包括商界、专业界的精英,也包括基层代表。过去,由于立法会高度政治化,沦为政治角力的平台,一些人无心参政议政;新选制下的选举遏止了“泛政治化”和极端风潮,为参选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这种政治气氛,有利于那些德才兼备的人展示才华,增加了他们“出线”的几率。

  既堵住“港独”分子进入立法会的制度漏洞,又保持选举的竞争性,使选举不流于形式——这是完善选举制度初心。从现在情况看,这个效果完全能够实现,完全可以令中央放心;这为爱国爱港、有能力、有担当的参选人提供了参政议政的机遇和舞台。

  (本文作者为港区全国政协委员,香港新时代发展智库主席,暨南大学“一国两制”与基本法研究院副院长、客座教授)

  注:《大公报》独家发表,如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