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专题策划:紫檀筑梦 十年心血雕城门

2018-06-12 16:14:36 作者:朱烨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单霁翔、谢辰生、陈丽华和赵少华(从左到右)共同为《陈丽华的城门梦》一书揭幕/大公报记者朱烨摄
 
由北京紫檀文化基金会和故宫出版社编辑出版、记述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女士历时十载,採用珍贵的紫檀及阴沉木,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檀雕技艺”的雕刻手法,艺术性复现老北京城门及其历史变迁的重磅图书《陈丽华的城门梦》,在97岁高龄的文物界著名专家谢辰生、前文化部副部长赵少华、故宫博物院院长单霁翔等诸多文化界大家的见证下,11日在故宫博物院举行了中英文版首发式。
 
据悉,用紫檀雕刻艺术复原北京的老城门,在世界艺术史上是首创之举,而中国紫檀博物馆的“紫檀雕刻”,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11日首发的图书则记录了作者陈丽华多年来执著的文化担当及以紫檀艺术让老北京城门“活起来”的非凡努力和艰辛过程。富华国际集团主席、中国紫檀博物馆馆长陈丽华表示,作为一名在皇城根儿底下从小玩到大的老北京人,自己对老城门、老城墙有着深厚的感情,城门楼的拆除像是扎在心里的一根刺,总是在梦里拉扯着她,辗转难眠。于是,她为这个梦,付出了标准意义上“工匠精神”的所有心血。
 
她撩起裙䙓,向记者展示几经磨损结痂留下斑驳印记的膝盖,而这全部是她夜以继日、亲力亲为,跪着投入檀雕重塑老城门这项工程留下的伤痕。早在20年前,她就一直多方搜集老城门的图纸和文献资料,遍访专家,反覆考证推敲,以取得详细、真实、可靠的数据。直到2008年,以紫檀艺术重塑老北京城门的工程才正式启动。
 
反覆考证 具学术价值
 
她表示,项目刚起步时,由于城门图纸的缺失,团队除了求助政府文物部门的支持,还积极从海内外各种渠道寻找散落的城门照片、高价回购残存资料,比对着照片修改图纸等,付出了大量的精力和资金。十载光阴,无数个日日夜夜,陈丽华和几百名团队成员一起,以1:10的比例,将老北京“内九外七”共计16座紫檀及阴沉木製城门全部製作完成,精准无误,具有极高的文物价值和学术价值。
 
不用一根钉活现文物
 
更令人称奇的是,16座城门没用一根钉子,仅用木建筑的榫卯技术,把大小不过寸许的上千万块零部件严丝合缝对接,破解并复原了古代城门建设的神秘千斤闸。不满足于16座内外城门的陈丽华,又开始着手复建10座老北京城墙四角的角楼,全部完成后,将是共计26座城门楼的宏大工程。已近八旬的她笑着说,“我愿意复原城门楼到九十岁、一百岁。”
 
对于这一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义举,单霁翔对陈丽华也屡次竖起大拇指。“弘扬紫檀文化,通过复製、展示,让文物‘活’起来,活在当下、活在人们的生活中。”他说,“这是传播中华传统文化非常好的形式,也填补了北京博物馆和国家博物馆的空白。”
 
著名历史学家阎崇年由衷地对记者表示,陈丽华太了不起,她不仅真的把复原老北京城门的梦圆了,还以“千年不朽”的名贵木材和分毫不差的精准雕製,让这个梦兼具了艺术、经济、文化、文物和普世价值。著名古建筑专家刘大可也呼吁,如果能有完整的片区提供给这些“可登可入”的檀雕城门楼做展示,效果会更加震撼,也能让更多年轻人,甚至小朋友,与复原的城门楼近距离接触,再次寻回北京人、乃至中国人的梦。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