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勠力攻坚战贫困 周口市沈丘县奋力推进脱贫攻坚纪实

2018-06-27 11:08:35中国搜索 作者:韦伟、王佳佳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国家级贫困县,国家大别山片区特困地区重点县,2014年还有建档立卡贫困村159个,建档立卡贫困户30689户122757人,贫困发生率高达9.92%。
 
穷则思变,困则求进,沈丘人不相信贫困的宿命。
 
党的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便成为统揽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中之重。广大党员干部,以前所未有的力度、热度、速度和高度,勠力攻坚,打响了一场集中财力、物力、人力的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大会战!
 
五年间,基础设施得到前所未有改观,产业培植前所未有加强,贫困群众的获得感、满意度前所未有增加……
 
攻坚之难,难在不让一个困难群众掉队。
 
在沈丘县北杨集乡林寨村,我们走进了贫困户林文田家。
 
“楼下三间半,楼上隔热板,冬暖夏凉真舒坦!”林文田对自家的新房很满意,“总共花了4万多元,国家补贴了1万元,村里帮了2万元。没有这些帮扶,俺家住不上恁好的房子!”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危旧土坯房里奔小康”。沈丘县严把“六个关口”,实行“三级审批、两级公示”,确保危房改造规范推进。2014年以来,全县共投入资金13327.1万元,累计改造农村危房13786户。

因病因残致贫,在贫困户中占比很大。记者走访8个乡镇16个村庄,访问了39户贫困户,因病因残致贫的有22户。
 
“健康扶贫,旨在‘除病根、拔穷根’”。在沈丘,贫困患者住院享受“先诊疗后付费”和“一站式”就医结算服务,建档立卡贫困群众享受“一免一提两降三救四保”优惠政策。
 
“一免”,即免收住院押金;“一提”,即提高九种大病门诊救助标准;“两降”,即降低起付线和慢性病卡办理门槛;“三救”,即民政医疗救助、残疾人康复救助、政府兜底救助;“四保”,即免费为贫困户办理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大病医疗保险、大病医疗补充保险和人身附加医疗保险。
 
赵国营是沈丘县卞路口乡赵庄村人,身患尿毒症多年,基本丧失劳动能力,治疗费加上医药费,花光了家里积蓄。正当他准备放弃治疗时,村干部给他拿去了一张“绿卡”——沈丘县健康扶贫就诊卡。“医疗费全免,住院押金全免,药费报销80%,结算也比过去更方便快捷了。”现在,赵国营的病情已经基本得到控制,其本人也重拾了生活的信心。
 
在白集镇后三庄村,我们来到孤儿张笑笑家。

2017年秋季学期开学,张笑笑成为河南省沈丘县第一初级中学的新生。学校专门为像他们一样的孤儿设立了“希望之家”。在这个温暖的“家”里,不仅生活设施齐全,而且还有老师辅导作业、管理生活。

“打出教育精准脱贫‘组合拳’,阻断贫困代际传递”。2016年以来,沈丘县累计投入中央、省项目资金43671.1万元,改善了412所中小学办学条件;招聘中小学教师607人、特岗教师262名。全县2017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54111人次,发放资助金3940.4万元;2018年上半年共资助贫困家庭学生27803人次,发放资助金1829.3万元。

同时,沈丘县还实行“一扩大两提高”政策,夯实社会保障基础。2017年,该县将农村低保线上浮到3310元,高出省定标准100元,扩大了低保救助范围;提高低保户补助标准,每人每月149元,高于省定标准2元;提高特困人员救助标准,每人每年4304元,高于省定标准209元,确保托住底线,兜住了贫困线。

对扶贫对象精准施策,严格落实,有能力的“扶起来”,扶不了的“带起来”,带不了的“保起来”……。沈丘县扎牢政策脱贫的篱笆,兑现了“不让一个贫困群众掉队”的承诺。

多措并举 拓宽农民增收路

“致贫,根本原因在于缺乏自我发展能力;脱贫,当以产业为根。”沈丘县总结多年扶贫工作经验,精准把脉,理性探索。县四个班子成员和县处级领导干部以上率下,每周至少驻村两天一夜,现场解决问题,发挥好“关键少数”作用;189个驻村工作队、399名联系非贫困村的科级干部全部驻村帮扶,实行“六天五夜”工作制。每周五为“全县扶贫工作日”,县直各单位除值班人员外,所有干部职工全天下乡入村,集中开展结对帮扶。

驰而不息,久久为功。沈丘县万名党员干部身先士卒,不断探索、创新实施,引来脱贫增收“活水”。——促进就业增收。壮大产业实力,出台优惠政策,鼓励产业集聚区入驻企业、骨干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134家规模以上企业共吸纳贫困人员3000多人,人均月工资2600元。免费培训,推荐就业,确保“一人就业、全家脱贫”。2017年,共帮助19011名贫困劳动力转移就业。同时,采取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的方式,聘用274名贫困群众担任护林员、1009名贫困群众担任保洁员,年收入分别达到10000元和6000元。

——促进就地就业。对有劳动能力但需要照顾家庭的贫困群众,采取“龙头企业+扶贫车间+贫困户”模式,延伸服装加工、电子组装、户外用品等劳动密集型产业链条,利用整合涉农资金,建设村级扶贫就业车间,吸纳贫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全县新建159个扶贫车间(基地),带动1.1万人就业,其中贫困群众2400人,人均月工资1500至3000元。

——推进金融带贫。县财政累计投入风险补偿金5900万元,与5家金融机构签订了扶贫小额贷款合作协议,创新推进“户贷户用”“企贷企用”等金融扶贫模式,累计发放贫困户扶贫小额贷款42633.3万元,受益贫困户达8472户。
 
——推进光伏兜底带贫。全县规划建设400个村级光伏电站,已建成并网发电293个,带动贫困户5618户,采取全县统筹发放的形式,每户每年增收2000元以上。——推进基地带贫。采取“扶贫基地+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贫困户”模式,培育20家种植扶贫基地、17家养殖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4292户,每户每年增收500元以上。
 
——推进企业带贫。培育6家带贫龙头企业,带动贫困群众2505户,每户每年增收840元以上。
 
——推进社会扶贫。推动71家企业、4家异地商会分别与109个行政村结对,累计捐款捐物达2600多万元。
 
——稳步增加村集体收入。对全县村集体经济进行清产核资,把财政整合资金建设的扶贫车间、光伏电站、种养基地等产权划归村集体所有,组建村级集体经济合作社。目前,全县547个有贫困人口的村全部组建了村集体经济合作社,社均资产达到50万元以上,159个贫困村集体经济年平均收入10万元以上。
 
……
 
一个又一个贫困村因企业入驻、政策帮扶而脱贫,一家又一家贫困群众因就业而富裕,产业扶贫之路在沈丘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越走越宽阔,群众的生活越来越幸福。
 
夯实基础绘就农村美丽画卷
 
沿着蜿蜒的河水进村,路过宽敞明亮的两层村室,看到一排排农房整齐排列在宽阔的水泥路两旁,这便是刘湾镇朱李庄村。
 
“两年前,村里都是土路,一下雨,不论谁,都得变成‘泥腿子’;村室年久失修、村党支部书记刚上任、村干部年龄大、村民人心涣散……”当时,驻村第一书记李辉面临的都是难题。两年来,李辉带着3名驻村工作队员,修建村部、广场,清淤河道,硬化村道,建设村内基础设施。受益于200多亩梨园、肉牛养殖场,加上莲藕养殖产业,2017年,朱李庄村建档立卡贫困户人均纯收入增加到10934元。
 
付井镇赵口村与朱礼庄村隔河而望,脱贫成效同样喜人。
 
赵口村的水泥路修到家门口,村内树绿花红,房舍窗明几净。村文化广场上,老人闲坐聊天,孩童嬉戏打闹,群众的幸福感日益提升。朱李庄村和赵口村的变化,只是沈丘县夯实基层基础、助力脱贫攻坚的一个缩影。
 
2015年,沈丘县开始实施农村道路三年行动计划,整合农村道路建设项目,统筹推进贫困村和非贫困村道路建设。现有农村公路规模达到3306.5公里,其中县道229.9公里、乡道588.4公里、通村公路2488.2公里。
 
投资7000多万元,新建村级活动场所355处,改造提升74处;159个贫困村和部分非贫困村新建了“七个一”文化广场,剩余非贫困村文化广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578个村(社区)建设了标准化卫生室,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设施得到明显改善。
 
开工建设22个乡镇垃圾集中转运站,每个乡镇配备一辆垃圾压缩运输车,每个村配备标准化垃圾箱和电动垃圾收集车,确定3至5名保洁员,全县农村人居环境得到根本改善。
 
实施四批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全县578个村(社区)全部通上了自来水;免费为建档立卡贫困户安装有线电视,所有村(社区)全部实现了村村通广播电视和宽带;开展“电网脱贫两年攻坚战”行动,投资1.6亿元,新建(改造)10千伏线路252.1千米、配电台区573个,全县村村通动力电率达到100%、户户通电率达到100%。
 
同时,选优配强村“两委”班子,村级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明显增强;开展“十星级文明农户”“脱贫致富能手”“好媳妇、好婆婆”等评选活动,群众脱贫内生动力明显增强;开展脱贫攻坚“百场巡讲”活动,宣传扶贫政策、讲好脱贫故事、凝聚脱贫正能量,从而增强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
 
经过历年来的脱贫退出、新识别、返贫、清退、标识稳定脱贫等对贫困人员的动态调整,截至2017年底,全县159个贫困村全部脱贫,已脱贫27112户111606人,未脱贫3577户11151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9%。沈丘县先后通过县级自评、市级初审、市第三方评估和省级核查,符合贫困县退出条件,结果已向社会公示。
 
攻坚,正铿锵而行!
 
胜利,决不会迟到!
责任编辑: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