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9日,南京市政府与国家图书馆共同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南京已动工复刻400年前《十竹斋笺谱》,将於2019年6月完成印製100套。此次复刻通过研究复活了失传的“拱花”绝技。
胡正言在天启七年(1627年)用26年时间完成水印木刻画集《十竹斋笺谱》,共四卷283幅笺画,以艺术形式浓缩中国传统文化典籍故事。
南京市副市长胡万进介绍,数百年来,《十竹斋笺谱》流入并收藏於日本、欧洲,被鲁迅先生讚为“明末清初士大夫清玩文化之最高成就”。
国家图书馆馆长饶权表示,此次南京复刻以国家图书馆馆藏的郑振铎捐赠1644年明版初印版为底本,“完全用明代工艺、明式工具、天然矿石颜料”,“让十竹斋笺谱的复刻能够溯源正本,重回当年的艺术庙堂。”
2016年起,南京市文化投资控股集团聘请境内外专家组成顾问团队,启动《十竹斋笺谱》复刻工程,计劃4年时间复刻《十竹斋笺谱》。
由於复刻将会用到早已失传的“拱花”技艺,领衔复刻工程的江苏雕版工艺大师刘坤,经反覆实验,花费两年多才成功复活。 (记者 陈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