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周口沈丘投3亿搞农村基建促乡风文明

2019-02-17 13:29:20大公网 作者:戚红丽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乡村振兴既要塑形,也要铸魂,实现文化‘育民、乐民、惠民’的功效是关键。”河南省周口市沈丘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郭宇介绍,沈丘县不断加快农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已建成22个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558个农家书屋、352处村级文化广场,文化信息资源共享中心实现全覆盖,县、乡、村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形成,依托功能完善的文化阵地,该县常年性组织“三月三槐园书会”“舞台艺术送农民”“文艺轻骑下基层”“戏曲下乡”等各类文化活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

农村文化建设不能满眼仰望城市的繁华,而要反躬寻觅乡土的根脉。作为“中国曲艺之乡”,该县在开展各项文化活动的过程中,注重把“送文化”与“种文化”相结合,让文化不仅被“送”到乡间,更被“种”进地里,村村都有文艺人,人人都有拿手戏,使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全面开花、多姿多彩,文化的滋养、涵育作用得到极致展现。

随着沈丘县农村生产生存条件的改善,不仅乡村面貌焕然一新,群众自主发展的精气神儿大大提升,也吸引了更多的有识之士回乡发展,为经济增长、文化进步和美丽乡村建设提供了动力和支撑。

肖云峰,就是被吸引回来的“凤凰”之一。他坦言,正是家乡近年飞速的发展,让自己决心回来创业。在政府的帮助下,肖云峰的田野青农业合作社总投资达到80.2万元,带动周边75名贫困人员就业。

据了解,沈丘县近年来在各项农村基建的总投入超过3亿元,吸引200余名像肖云峰一样的在外能人返乡创业,他们通过种植、养殖、扶贫车间、农业加工等形式,为当地群众提供就业岗位,实现增收致富。

“为了使‘文化要素’在乡村振兴路上做到不缺位、有担当,我们统筹实施了文明村、平安村、卫生村、产业富民村、美丽宜居村、党建示范村‘六村共建’工程。”沈丘县委书记皇甫立新说,有了文化“软实力”的支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战略在沈丘变得越发明晰可见。

乡风文明是乡村振兴的保障,加快农村农业现代化,绕不开移风易俗这道坎儿。沈丘县立足农村和农民的生产生活特点,从良好行为习惯养成和价值观念普及入手,利用文化广场、宣传走廊、广播电视、村民学校、道德讲堂、文化活动等阵地载体,广泛宣传移风易俗的重要意义,让群众在潜移默化中提高认识、达成共识。

同时,该县充分发挥党员干部的示范引导作用,通过签订承诺书、个人事项申报等方式,明确要求党员干部做移风易俗的表率。目前,全县578个行政村均成立了红白理事会,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制定《操办红白事参照标准》,并纳入《村规民约》,形成一村一策。据抽样调查显示,2018年该县农村操办红白事费用普遍比之前降低一半以上。

“以前想娶媳妇,最少得花个几十万,订个婚也得男方十几人、女方十几人的摆几大桌。”刚刚给儿子订过婚的郭玉琴说,现在推行移风易俗,之前攀比浪费的风气再也见不到了,也给许多像她家一样普通收入的家庭减轻了负担。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