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杨健:我与南方日报的“第一次”

2019-08-23 09:31:13南方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广东《南方日报》今年创刊70周年,于年初发起“见证70年——我与南方日报”征文活动,邀请广大读者、作者、同事前辈分享与《南方日报》的往事。曾在南方报业任职的香港中联办副主任杨健,近日收到社庆约稿,撰文分享往昔经历。

以下为文章全文:

南方日报对我来说既陌生又熟悉,既遥远又亲近。陌生是我仅在南方报业任职短短一年时间,一些部门还未走到,很多同事未及深谈;熟悉是来岭南工作后的近20年里,我与南方日报时有交集,工作中的许多“第一次”都与她密不可分。遥远是离开南方报业6年之久,身处境外、工作忙碌,较少有机会再回289号大院;亲近是我人在香港、心惦“南报”,一直对她默默关注、念念不忘、深深祝福……

第一次给南方日报写专稿。2001年,新世纪激荡新观念,珠三角正在酝酿一场打造软环境、争创新优势的大变革。当年8月,时任新华社广东分社社长的我与记者张朝祥、杨霞进行了一次历时1个月的调研,写出了三篇《珠江三角洲营造投资“新”环境》系列通讯。近一万字的稿件往哪里发?如果按惯例发新华社通稿,地方长稿的命运往往上得了天,落不了地。我对同事说,我们改变方式,向南方日报发一组专稿吧,南方日报是全国发行量最大的地方党报,覆盖面广,影响力大。他俩连说“好呀!”总社应我们的要求发了专稿,从9月5日开始,南方日报连续三天刊载完这组通讯。通讯引起较大反响,粤东粤西粤北的一些市都派出干部赴珠三角学习取经。尝到甜头的分社记者写专稿的热情更高了。

第一次接受南方日报记者采访。2002年初,一个重磅消息传来,三年前曾震惊香港金融界和企业界、轰动国际资本市场的广东粤海公司债务重组,被《国际金融评论》评为2001年度“亚洲最佳重组交易”。我意识到这是一条“大鱼”,迅速带记者赵肖峰深入调研,经过近20天采访,我们撰写了长篇通讯《广东粤海涅槃重生》和评论,新华社于3月2日向全国播发通稿。3月3日,正是全国两会首日,南方日报在头版头条位置全文刊发了这篇通讯和评论,引发代表委员热议。我恰好是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立即成了记者追访的对象。南方日报两会记者丘剑华、戴远程和孙国英反应快速,不仅采访了我,还迅速采访了相关人大代表,第一时间发稿《人大代表热评“粤海重组” 按国际惯例 从ABC做起》,让我见识了南方日报记者的嗅觉灵敏、敬业认真。

第一次与南方日报记者合作。2003年,一场突如其来的非典疫情袭击了广东。4月9日,我接到时任总书记胡锦涛视察广东的采访任务,按上级要求除在新华社发通稿之外,由我和南方日报记者合作采写一篇长篇通讯供广东媒体采用。当晚见到了合作者、南方日报记者王垂林。接下来的一周多时间里,他让我看到了一个采访深入、作风干练、思路清晰的省报记者。我们分头采写,合作完成了长篇通讯《情系南粤万木春——胡锦涛总书记考察广东纪实》。通讯记录了在广东抗击非典从“遭遇战”、“主动战”到打响“攻坚战”的关键时刻,中央领导亲临疫区考察的生动过程,体现了中央领导对战斗在抗击非典一线干部群众的殷殷关切之情。

第一次走进南方传媒大厦成为“南方报人”。兼任南方报业集团党委书记(后又兼董事长),我毫无思想准备。2012年5月上旬,我第一次走进南方传媒大厦A座22层的办公室。自此,几乎每周一半以上时间到报社办公,走访老领导问计,约谈新同事调研;深入子报子刊把脉,妥处经营管理风险;应对突发事件挑战,把正新闻舆论导向。印象很深的是当年12月参加了南方日报改版十周年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的党报总编辑、传媒学者等60余人,以南方日报改版为案例,交流省级党报的改革与发展经验。时任社长杨兴锋介绍了南方日报10年9次改版,实现采编、广告、发行、品牌全面提升的经验。我为南方日报的骄人成绩自豪,也有感而发:实践永无止境、创新永无止境,要清醒看到党报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进一步增强社会责任意识、服务大众意识、改革创新意识和现代传播意识,不断增强舆论引导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第一次给南方日报投稿。来香港工作后,我有幸认识了国学大师饶宗颐、摄影大师陈复礼和音乐家费明仪等一批文化名人,他们年事已高,先后在几年时间里离世而去,令人扼腕叹息。我把与他们交往的难忘经历先后写成回忆文章,投往内地发表时,南方报业自然成为了我的第一选择。其中《忆饶公》发表在南方日报海风版,《用生命诠释艺术——怀念费明仪老师》发表在南方都市报人物版,《我景慕的摄影家》发表在南方+。得知南方报业正在打造南方+客户端,是在香港与前来访问的时任社长莫高义交流的时候,而指导我从手机上下载南方+客户端的是新一任社长刘红兵,从此我能随时随地地了解广东新闻、关注南方报业。前不久获悉,经过几年的发展,南方+客户端已建成集APP、手机站、小程序、数字报、两微于一体的移动媒体矩阵,覆盖5600万下载用户,传播力连续三年稳居全国省级党报客户端首位。对此,作为曾经的南方报人,我尤感骄傲。

第一次接到南方日报约稿。南方日报70周年社庆约稿,我应该给报社的同事们写点什么?应该给历经70年沧桑岁月、与国家同呼吸共命运的南方日报留下什么话?此时,香港正在发生震惊世界的修例风波,暴力事件不断,乱港行为不止,特区正面临关乎前途命运的“生死战”“保卫战”。这场风波的出现是香港小气候和国际大气候综合作用的结果,是香港反对派和激进势力“逢中必反”的结果,也缘于部分媒体的不辨是非、不讲原则、以偏概全,个别媒体甚至掩盖事实、栽赃警察、煽风点火、推波助澜。媒体影响巨大,媒体责重如山。它关乎一地乃至一国的繁荣稳定、前途命运。作为一家地处改革开放前沿、引媒体改革风气之先的报业集团,我真诚地希望,我们的媒体在任何时候任何风浪面前都能做到:既勇立潮头,又站稳脚跟;既情牵百姓疾苦为民鼓呼,又胸怀社会责任心忧家国;既敢于针砭时弊抑恶扬善讲真话,又善于成风化人凝心聚力护大局;倡导科学、依法和具建设性的舆论监督,拒绝轻率、浮躁和脱离国情的极端主张,始终做维护法治守护安宁的稳定阀、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加速器。我坚信,与新中国同行的南方日报正是这样一个有责任有担当有高度有影响力的主流媒体。

暑退秋至,金风送爽。祈愿再与南方日报发生无数个“第一次”,与南方报人同成长、同进步、同喜忧,一起迈向打造百年大报新征程。

恭喜南方日报,

祝福南方报人。

(作者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副主任)

责任编辑:李孟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