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调查显示北京大多数商圈夜经济供给比较成熟

2019-11-29 16:56:0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作为2019年度(第十三届)北京商业高峰论坛的重要内容,以“越夜越北京”为主题并承载了北京夜经济系列调查的《2019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正式发布。报告由数十名活跃在商业一线的记者经过逾半年的深入调查采访写就,以商圈走访、企业研究、大数据、专家访谈为基础,浓缩出北京“夜经济”的全貌,集纳并剖析了核心政策,给出针对发展难点的对策建议。调查报告显示,北京大多数商圈的夜经济供给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消费主体是年轻人和家庭消费群,其夜间消费行为具有社交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的特点。不过,目前部分商圈夜经济的业态融合水平、公共管理水平有待提升。

《2019北京商业发展蓝皮书》调查结果显示,75%的被访者日常有夜间消费活动,超过80%的有夜间消费的被访者每人每次平均夜间消费金额在300元以内,78.7%的有夜间消费的被访者每月夜间消费会在5次以以内。此外,夜间消费对40岁以下被访者的吸引力较强,“00后”被访者的次均消费金额和月均消费频次均为最高。

从北京夜间经济诸多商圈发展的程度上看,大多数商圈的夜经济供给已经处于比较成熟的阶段,经营主体具备了一定的经营经验,对夜经济的发展也有比较强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大多数商圈具备了稳定的客流和消费业态,从商业硬件设施配套上看,绝大多数商圈有大型商业综合体,并具备较好的通行条件。

从消费端看,消费者对夜间经济的消费意愿比较强,对目前的消费供给比较满意,可以在单一商圈内获得比较全面的市场供给,并在特色商圈内获得对特色消费意愿的满足。夜间经济的消费主体是年轻人和以家庭为单位的消费者,其夜间消费行为具有社交性、互动性和多元性的特点。

但同时,北京的夜间经济发展与其他国际化消费枢纽城市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比如在公共设施配套和管理方面,还存在补足短板的空间。今年以来,北京市已经对于重点商圈的交通服务作出了延长运营时间的举措,但是在部分区域,夜间消费结束后“乘车难,打车难”的问题依然存在。在自驾车停车方面,夜间停车的车位供给还有提升空间。另外,北京的夜间经济还存在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现象,热门商圈布局相对比较集中,而“东热西冷”“核心热周边冷”还比较突出。

责任编辑:丁骁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