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湖南:培育“小巨人”实现大作为

2021-07-27 04:23:3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金为新材的精密辊压成型被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列入十大先进制造技术

  有这样一批中小企业:它们规模不大,但一个或几个产品却在国内甚至全球某一细分市场数一数二。这样专注于细分市场、创新能力强、质量效益优的排头兵企业,被称为行业“小巨人”。

  围绕深入贯彻中央促进中小企业健康发展决策部署、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培育一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重要指示精神,2017年,湖南省启动“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自此,该计划连续五年写入湖南省政府工作报告。

  多年以来,湖南省共培育五批13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70家企业入选工信部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8家“小巨人”企业成功登陆科创板。2021年,湖南省升级实施《湖南省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计划(2021-2025)》,每年将培育300家左右省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在培育目标、培育对象、培育路径、培育政策等方面进行全面升级。

  据湖南省工信厅透露,2020年,“小巨人”企业户均从业人员219人,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89亿元,户均实缴税金822万元;户均实现淨利润1940万元,同比增长46%;户均研发投入975万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2%;共获得发明专利合计超过1万项,主持制(修)定国际标准21项,国家标准830项,行业标准846项。

  “小而美”的小巨人企业,正在汇成湖南高质量发展、实施“三高四新”战略的源头活水。

  文:刘恩琛

  破零倍增 创新驱动

  湖南省金为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历经10年1051次实验不断试错,最终打破欧洲长达半个世纪的核心技术垄断,成为继瑞士和德国之后全球第3家掌握钢铁精密复杂成型的企业,并一举超越对手,在部分技术工艺上独步全球。

金为新材董事长谢斌泉无比自豪,“目前我们所掌握的‘金属冷流变精密成型技术’可以在常温状态下使晶体可变型、流动、塑造,无裂缝消除应力,从而实现集高精度和高强度于一身,量产成本只有欧洲先进企业10%,而且在‘一次成型工艺’上我们也领先全球,国内其他同行只能做到400度左右,欧洲可以做到4000至5000度,而我们能够达到8000甚至9000度,产品应力消除能够达到95%以上。”

  金为科技只是湖南“小巨人”企业科技创新的缩影,像这样小而精、小而专、小而优的企业,湖南为数不少。

2008年,北大高材生、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戴立忠怀揣着“产业报国梦”“全民健康梦”的家国情怀,辞去海外高薪工作回国创业。他创立的圣湘生物通过技术创新,引领国内分子诊断技术赶超国际先进水平,有力打破进口垄断,推动基因技术由医疗机构个别科室应用向多科室应用、大医院高端实验室应用向包括基层医疗机构在内的各个层级医院应用、少数领域应用向全场景应用转变。目前,圣湘生物新冠核酸检测产品已服务全球近150个国家和地区疫情防控一线,“圣湘方案”在很多国家成为抗疫核酸检测主导方案。

  南方阀门攻克水锤防护关键技术,生产的多功能水泵控制阀已安装到国内外上万家水电站,国内市场占有率排第一。借助新一代信息技术,南方阀门对标国际先进,由传统设备制造厂向智慧水务供应商转变,给供水泵站和管网装上“眼睛”和“大脑”,时刻监测供水管网“心脏”与“动脉血管”的健康状态,实现对供水系统的智能化管理。

  技术创新是推动中小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据统计,湖南省中小企业贡献了全省70%以上的技术创新。其中,1301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去年户均研发投入达975万元,研发投入占比达到5.2%,以技术创新练就“独门绝技”,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

  为进一步强化中小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2020年起,湖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三年行动,每年实现300家以上中小企业发明专利零突破,推动一批“小巨人”企业关键核心技术实现关键领域补短板,产品在国际国内市场上赢得地位。

  “以需求为导向、以服务为支撑、以活动为抓手,全面引导和支持中小企业加快技术创新,效果良好。”湖南省工信厅总经济师熊琛介绍,自2020年启动技术创新“破零倍增”行动以来,全省共有2356家企业实现发明专利“破零倍增”。其中,664家“破零”企业新增发明专利授权894项,实现发明专利产品销售额106.3亿元。湖南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破零倍增”行动成功入选工信部案例15个服务中小企业典型经验做法。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