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飞沃新能源生产车间
株洲车城机车配件股份有限公司从2020年起,公司下决心投入100多万元,对财务软件及ERP系统一体化升级改造,重新梳理优化整体业务流程。信息化、数字化转型帮助企业成本控制从粗放型转变为节约型,公司生产效率提高50%,管理成本则下降50%以上。
湖南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把业务系统迁至“线上”、将设备搬上“云端”,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打通堵点痛点,实现提质降本增效。
据悉,湖南在全国范围内遴选46家云服务商、7家行业应用云平台的423个云产品,制定中小企业“上云”地方标准,将培训服务对接活动深入到14个市州的所有县市区和省级以上园区,普及推广新一代信息技术,增强中小企业数字化能力。
“从2016年开始,先后组织开展‘中小企业+互联网’等专项行动,持续推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湖南省工信厅相关负责人介绍。目前,全省已有36.31万户中小企业“上云”,1.5万户中小企业“上平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字化研发设计工具普及率76.1%,关键工序数控化率48.1%,工业云平台应用率达41.4%。
随着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升空,由湖南华菱线缆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特种电缆,其产品质量、技术性能的稳定可靠,又一次得到认定。
今年初,华菱线缆启动36条生产线的智能化改造项目,迈出从“制造”到“智造”的大规模转型新步伐。“下一步,瞄准高端需求,探索大数据、5G线缆研发生产等方面的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先进的智能装备与规范的线缆制造工艺深度融合,以‘智能工厂’支撑‘精益生产’,加快市场开拓。”华菱线缆副总经理张文钢介绍。
今年初,湖南省启动中小企业“两上三化”三年行动计划,成为全国首个专门就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进行系统部署的省份。
湖南还引入阿里、用友、金蝶、华为、腾讯等超过50家知名软件企业设立全国总部或区域性总部,大数据产业规模突破700亿元,全省人工智能与主营业务相结合的企业已经超过4000家,工业APP近2万个,全省各类工业互联网平台超过120个,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服务生态日趋优化。
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主攻方向,为湖南中小企业创新转型插上腾飞的翅膀,一批中小企业实现了降本增效提质飞跃,一批中小企业加速从“做企业”到“做平台”、“卖产品”到“卖服务”的跨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