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期一个月的安徽省合肥市“五年看点”集中采访活动正在进行中。8月16日,记者来到合肥市区几大社区,探访该市基层党建的创新亮点。合肥市将城市基层党建作为市委“一号课题”,加强制度设计集成创新,形成了《关于加强新时代城市基层党建完善基层治理工作的意见》等“1+8+6”政策体系,在全省率先完成44个街道“大部门制”改革,科学规划、统筹建设区、街道、社区、小区(片区)四级党群服务中心,为区域内各类组织、各类群体提供党务、政务、便民等“一站式”服务。
据合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市委非公工委书记李大勇介绍,合肥市基层党建强化上下联动、一体推进,着力构建严密务实的工作体系,坚持和加强党对城市工作的全面领导,把加强城市基层党建引领基层治理作为市委“1号课题”,大力实施“书记工程”。同时,合肥市坚持把服务群众、造福群众作为党建引领基层治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紧紧围绕群众反映强烈、亟待解决的城市基层治理难题,创新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机制,在解决问题、服务群众中夯实党的执政根基,提升治理效能。
李大勇介绍,目前,合肥市已建成区级党群服务中心3个、街道级51个、社区级379个、片区级379个,通过健全完善党组织领导下的居委会、业委会和物业企业“三位一体”议事协调机制,由党组织牵头搭建“周末议事厅”“板凳会议”等平台,引导小区居民、业委会成员、物业企业代表等开展协商,5年来累计解决群众身边的物业问题超过5万个。
金大地小区志愿者律春霞志愿服务日记。
楼栋红色管家构建服务闭环
当日,记者探访合肥市蜀山区井岗镇兴民社区金大地小区,该社区探索推行了基层党建“建家、管家、治家、美家”四项治理措施,形成了以红色管家、家园议事厅、特色楼栋为代表的特色做法。小区与物业公司联合成立小区党支部,目前设有7个党小组,初步构建“小区党组织—楼栋(物业)党小组—党员中心户”的组织体系。
该小区党支部以楼栋为单元,从物业公司、居民党员、热心居民中选聘出7名楼栋红色管家,按照“一证、一卡、一衣、一牌、一群、一簿”的要求规范上岗,推行“领办、督办、联办”问题分类处理办法,构建“收集—交办—处理—反馈—公示”的服务闭环,真正把问题发现在楼栋,服务提供在楼栋。小区志愿者律春霞主动担当红色管家以来,坚持走访居民,采集信息,并看望独居老人,向党支部和物业公司及时反馈收到的信息,提升了服务水平,受到居民的一致好评。
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治理创新公益园。
此外,合肥市围绕做强街道、做优社区,进一步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轴心”功能,坚持融合共享、互联互通,注重提升城市基层党建整体效应,不断完善街道党工委—社区党委(党总支)—网格党支部—楼院党小组的组织体系。目前,按照常住居民300—500户或者1000人左右为单位,合肥市调整优化社区网格5800多个,建立网格党支部3200多个,配备专兼职网格员2万余名。
作为此次合肥市基层体制改革试点单位,合肥市包河区方兴社区构建“一委一会一中心”(社区党委、社区共治理事会和社区服务中心)的组织架构,减少管理层级,居委会剥离行政职能,回归自治属性。五年来,方兴社区从“偏隅之地”到“安徽中心”,服务人口由1.2万增长到现在的10.5万,服务小区由2个到现在的26个,党组织从“单兵作战”到“全域覆盖”,组建党组织由原来的1个支部到现在39个党组织、234个党小组和132户党员中心户,在册党员人数从6名到现在的958名,服务阵地实现了从“边角边料”到“遍地开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