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一份壮美的绿色答卷——来自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夺取决定性胜利的报告

2022-01-11 11:27:17长汀县工会 作者:王传龙、王仰华、阙国豪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小寒刚过,寒气逼人,长汀处处仍是绿意盎然。

  长汀河田世纪生态园,一颗香樟树郁郁葱葱、枝繁叶茂。香樟树背后的延绵群山,青山苍苍,鸟飞虫鸣,瓜果飘香,一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画卷。

  汀州大地,绿水诉说,青山回响,香樟树作证。老区人民永远记得,习近平同志先后5次赴长汀调研,9次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亲自关心、指导和推动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长汀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牢记“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嘱托,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推进水土流失治理,实现了从“浊水荒山”到“绿水青山”再到“金山银山”的嬗变,夺取水土流失治理的决定性胜利,交出了一份美丽中国建设的绿色答卷。

  青山作证

  ——只有中国共产党领导才能夺取水土流失治理的胜利

  看着今天的山清水秀,回想艰辛的水土流失治理,长汀人民无不感慨万千!

  “荒山无寸木,古道少人行。”北宋五言律诗《过汀州》开头两句就描述了长汀曾经的萧条。几百年来的雨水侵蚀,加上社会动荡和因缺乏燃料导致的乱砍滥伐,大面积植被遭到毁灭性破坏,森林生态系统严重退化,水土流失愈演愈烈。

  从封建社会到国民党政府,各种形式的治理收效甚微。1940年12月,国民党政府福建研究院在长汀县河田筹建“土壤保肥试验区”,但限于条件,只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研究和一些点上的治理试验性探索。“山光、水浊、田瘦、人穷”,写尽了长汀的困境。长汀成为福建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方。

  新中国成立后,长汀水土保持工作进入了新阶段。建立林业生产组织,制订护林公约,实行封山育林,发动植树造林……1976年前的治理与保护工作仍起起伏伏。改革开放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力度加大,开展科学考察,成立相关机构,建立了“小流域治理”试验示范点,为后续开展治理工作积累了一些经验。

  1983年4月,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项南同志到长汀河田调研水土流失情况,提出由省里对河田7000户烧柴户给予煤炭补贴和造林种果补贴等治理措施,并亲自撰写流传至今的水土流失治理“三字经”,拉开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序幕。据遥感数据:1985年到1999年,全县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45万亩,减少水土流失面积35.55万亩。

  世纪之交,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迎来了春天。

  1999年11月,时任福建省委副书记、代省长的习近平同志来到长汀,专题调研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情况,对长汀人民治理水土流失的精神表示肯定。当了解到水土流失面积仍超过百万亩时,他神情凝重,对在场的领导说:“要锲而不舍、统筹规划,用八到十年时间,争取国家、省、市支持,完成国土整治,造福百姓。”他要求县里尽快起草一份详细材料,报送省政府。

  2000年1月8日,习近平同志在长汀县的报告上作出批示:“同意将长汀县百万亩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和上报长汀县为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县。”同年2月,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被列为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长汀大规模水土流失治理由此拉开大幕。

  2000年起,省财政拨款由每年80万元提高到1000万元,龙岩市政府配套190万元。时任长汀水土保持事业局局长钟炳林告诉笔者,长汀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列入省委省政府为民办实事项目,从政治的高度、时间的跨度、资金的额度、执行的力度,开创了全国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先河。

  2000年3月,长汀县组织干部和群众捐款建设河田世纪生态园。习近平同志得知后,当年5月29日托人送来1000元,为生态园捐种了一棵香樟树。今天,习近平同志当年捐种的那棵香樟树正在茁壮成长。

  有了省里的政策、资金支持,长汀干部群众的治理热情被激发出来!从1999年到2011年,长汀水土流失面积减少64.35万亩,水土流失率从23.82%下降至10.26%。

  在水土流失治理进入决定性的关键时刻,2011年12月10日和2012年1月8日,时任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家副主席的习近平同志两次就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批示,他指出:“长汀县水土流失治理正处在一个十分重要的节点上,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应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要总结长汀经验,推动全国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10年来,一场‘绿色革命’在这片红色土地上轰轰烈烈开展,将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推向新阶段。”市委书记李建成说,中央有关部门、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系列措施,在政策、资金、人才等方面给予支持;市委把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当作政治责任落实落细落到位,把生态立市作为关键工作之一,出台了《龙岩市长汀水土流失区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条例》等法规制度,一以贯之落实“根治、提升、拓展、持抓”要求,举全市之力推动水土流失治理走向全面胜利。

  在党的领导下,长汀干群勠力同心,一任接着一任干,不断丰富“党委领导、政府主导、群众主体、社会参与、多策并举、以人为本、持之以恒”的水土流失治理 “长汀经验”内涵。2019年,县里启动水土流失精深治理,提前完成了省下达的目标任务。据统计,2012年以来,长汀水土流失面积由47.69万亩下降到2020年的31.52万亩,水土流失率降低到6.78%,低于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水土流失区植被覆盖率由10%-30%提高到77%-91%,维管束植物从上世纪80年代的110种增加到现在的340种,鸟类从100种恢复到306种。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从全国水土流失重灾区成为全国水土保持示范县。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从封建社会到国民党政府的治理,都没有取得成效。从上世纪80年代共产党领导我们真抓实干开始,特别是新世纪以来,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充分证明只有共产党的领导,只有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才能成功夺取水土流失治理的伟大胜利。”福建农林大学校长兰思仁说。

  青山回响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生态兴则文明兴。祖国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时时牵挂在习近平总书记的心头。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取得决定性胜利,习近平总书记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先后5次到长汀调研,9次对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作出重要指示批示,为长汀水土流失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根本遵循。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成功实践,深刻蕴含着“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昭示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光芒。习近平同志关于长汀水土流失治理的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不仅为推进治理统一了思想,指明了方向,还提供了具体方法。

  牢记嘱托,感恩奋进。长汀干部群众接续奋斗,创造了生态文明建设奇迹。全县森林覆盖率由治理前的58.4%提高到80.31%,森林蓄积量从1999年的902万立方米提高到1915.4万立方米;空气环境质量常年维持在Ⅱ级标准以上;生物多样性得到快速恢复,“世界上最神秘的鸟”海南鳽、“水中大熊猫”桃花水母出现在长汀的绿水青山中。2021年12月4日,每年穿越喜马拉雅山脉两次的斑头雁出现在长汀,这是福建省首次记录到斑头雁的身影。

  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青山的回馈正滋养着这片土地上的人们,绿水青山正成为长汀百姓的金山银山。

  满目青翠,小桥流水,新房依山而建,错落有致。20多年前,这里是远近闻名的“难坑”,走进如今的南坑村,犹如画卷一般。4300多亩银杏树满山遍野,200多亩草莓、大棚蔬菜等正成为村民的“绿色银行”。2020年村里接待游客23万多人次,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1300元。

  三洲镇三洲村石山下的“火焰山”,倾注了黄金养30多年的心血。如今“火焰山”没了踪影,几十万棵苗木已茁壮成林。68岁的黄金养感慨万千地说,“瘌痢山”终于被我种成了“聚宝盆”。

  浙江商人沈树朝10年前在招商引资政策鼓舞下来到了长汀,加入了水土流失治理的大军中。他在三洲、河田等水土流失严重的片区承包了3200多亩山地,种了油茶、杨梅、柑橘、柚子等经济作物。眼下正是他收成的时节,他告诉我们,去年的销售收入超过了500万元,今年将达到1000万元。

  网络设计高级工程师曾宪富,毅然离开北京中关村回到家乡建了一个庄园,种植中草药和时令水果,还利用熟悉互联网的优势,做起电商,帮助乡亲们卖河田鸡。今年他又引进了生态牧草,生产有机饲料,带动村民发展生态养殖。

  ……

  “长汀水土流失治理践行‘水土保持与为民解困融合’理念,坚持民生性、协调性、持续性三步走行动,坚持经济与生态共生倍增效应。”福建师范大学原校长、欧亚科学院院士朱鹤健带领团队跟踪长汀水土流失治理30多年。他说,长汀水土流失治理把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贯穿治理全过程,让群众在治理中得到实惠,并以更高的热情支持水土流失治理,践行生态文明理念。

  “随着水土流失治理的不断推进,生态红利不断释放。村子美起来了,老百姓也富起来了。”长汀县委书记赖进益表示。笔者1月4日获悉,长汀县第十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显示,2021年长汀县农村居民可支配收入19700元,近五年年均增长9.0%,比2010年的5966元增加了13734元。

  青山远望

  ——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走向世界

  逐绿而行,因绿而兴。

  从水土流失治理转向生态系统修复,从生态系统修复进阶到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态文明新局面,迈进“绿富共赢”的新境界。“长汀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实践样板”,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中国智慧,长汀人民的生动实践为更多地方提供了可推广可复制的宝贵经验。

  十年来,福建省总结推广“长汀经验”,生态文明建设跃上新台阶,连续42年森林覆盖率保持全国首位,2020年水土流失率下降至7.52%,达到国内领先水平。

  十年来,长汀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成功实践被国家水利部誉为“南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的一个典范”,被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盛赞“为全国生态建设树起了一面旗帜”。水土流失治理“长汀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和经验做法推广清单,长汀县南方水土流失治理典型案例被国家发改委列为全国典型模式案例在全国推广示范,为全国生态脆弱地区生态修复保护起到了探路子、树典型、作示范的作用。

  福州市把水土流失治理“长汀经验”运用到对口支援的甘肃定西,创造了生态扶贫协作模式,受到国务院扶贫办的高度肯定,并发文在全国推广应用。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农科院在科技助力宁夏固原建设中,运用“长汀经验”,创造出“四个一”林草产业试验示范工程,受到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孙春兰同志肯定和批示。

  北京林业大学校长、生态学专家安黎哲认为,长汀的实践对全国乃至全世界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文明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安黎哲说,它为无数饱受水土流失之苦的地区提供了从“生态脱贫”到“生态振兴”的新模式,为致力探索“绿富同兴”的地区提供了新参考。

  “长汀经验体现了生态治理的中国智慧,也为世界水土流失地区提供了中国方案。”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一级巡视员张新玉在参加2021年12月10日长汀水土保持生态论坛时表示。

  2021年10月,《长汀县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生态修复实践》成功入选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第十五次缔约方大会(COP15)生态修复典型案例,在大会主题论坛上推广应用。

  进则全胜,不进则退!当前,全市上下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牢记习近平总书记谆谆嘱托,持续巩固拓展水土流失治理成果,以抓铁有痕的劲头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将绿色发展的理念贯彻到各个领域,发展绿色低碳工业,发展生态林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业,加快水土流失治理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谱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答卷。

责任编辑:陈运欣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