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长沙望城:不回家的守护者

2022-03-28 17:08:51大公网 作者:方景千 周恬 史旺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升日落,总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办公地点始终灯火通明。

  他们坚守在疫情防控一线,舍弃与家人朋友的团聚,用实际行动夯实疫情防控的“第一道防线”。

  工作到凌晨的李栋梁只能在办公室椅子上小憩 望城供图

  他们是千万疫情防控逆行者中渺小的一员,是默默坚守岗位、服务群众的“小人物”,却释放着“大能量”。

  坚守“疫”线 不回家的“守护者”

  凌晨4点,刚协助完成桥驿镇重点人员的上门核酸检测任务的李栋梁脱下防护服,连鞋子都没脱就倒在椅子上睡着了。

  此刻,他已经记不得这是多少个夜晚没有陪伴孩子了,只想好好的打一会儿盹……

  李栋梁是桥驿镇教科文卫办副主任,主要负责重点人员的管理、转运隔离等工作。这项工作时间急、任务重、责任大、压力强,从2月底开始,李栋梁就一直住在离家10多公里的单位内。疫情防控期间,他和同事们放弃了节假日休息,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默默付出。

  “时间紧,任务重,你能不能搞定?需不需要增派人手协助你?”

  潘琳在工作中 望城供图

  “不用,我可以配合卫生院完成好任务,没有问题。”

  ......

  每当任务来临,李栋梁总是冲锋在前,第一时间将问题处置到位。“办法总比困难多,我困难,还有那么多的同事比我困难,比我需要支援。不管遇到什么困难,我们都得全力以赴。”李栋梁揉了揉疲惫的双眼说道。

  放弃休息 主动请战的“大白”

  强忍着疼痛,来回穿梭在走道内,手里拿着一堆表格正核对着信息的是桥驿镇卫生院库房的工作人员潘琳,此时,正负责该镇核酸采样物资的出入库管理。

  “你先好好休息吧,等身体恢复了再来也不迟啊。”刚做完髋骨和髌骨钢板取出术不久,连走路都不是太利索的她却毅然决然回到工作岗位,与同事们一起战斗在防疫一线……

  “我这不是怕你们太想我了,连防疫物资都找不到嘛!”面对领导和同事们的关心,潘琳总是笑着说,“我不是最累的一个,比起在风雨里采样的‘大白’,这都不算什么。”

  酒精、试管、棉签、手套、试剂、条码贴…潘琳的一整天就是和这些防疫物资打交道。平常文静少言、不善交谈的她,累得直不起腰也毫无怨言。

  “别看我脚不方便,处理防疫物资,你们谁都比不上我。”说完,潘琳又开启了忙碌模式。

  翻山越岭 只为不漏一人的“守护者”

  “汪汪汪……”上午11时,望城区桥驿镇黑麋峰茶园坳的一民房处,一阵狗吠声打破了山间的宁静。

  走村串户的核酸检测小分队 望城供图

  “杨妹子,你们又来了!”居住在此的70多岁的林海强和兄弟林德强热情地赶来,迎接特地前来为他们做核酸检测的小分队。简单地招呼后,村医、村干部、志愿者等各司其职。

  “黑麋峰山上常住人数不算多,1700多人,但有很大部分经常外出打工、上学,疫情防控工作丝毫不能放松警惕。”黑麋峰村村干部杨凡说,“山上面积广阔,人员居住分布很散,给核酸检测工作带来了难度。”

  3月24日,桥驿镇政府以及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管理处对山上居民展开“敲门行动”,摸排各户人员信息、核酸检测以及疫苗接种情况。林海强兄弟家也是此次“敲门行动”摸排到的黑麋峰大山深处最偏远的人家之一。

  “他们家是茶园坳最后一户,走完水泥路还有两公里的泥巴路。”杨凡表示,天雨路滑,摩托车骑行至泥泞不堪的山路上后,还陷入了泥坑里,两人只得深一脚浅一脚,走了足足半小时才到达。

  记者手记

  披星出门,戴月而归,这些防疫卫士们也是血肉之躯,他们也有父母子女,也有家庭生活。而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场上,他们弃小家,为大家,将日复一日的坚韧工作化作一种坚守。他们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点滴星光,纵然微小,也令星河璀璨。

  

  

  

责任编辑:张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