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香港回归二十五载 亲历新闻与历史 细节与时代

2022-08-31 23:30:14大公网 作者:郭瀚林、张宝峰、凯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对话97’在京港青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座谈分享会”参会嘉宾合影

  时值香港回归25周年,“‘对话97’在京港青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座谈分享会”举行,围绕香港回归以来的“一国两制”实践及港人故事等主题,百余位嘉宾以线上线下结合的方式参加座谈。香港特区政府驻京办主任梁志仁(左一)在致辞时表示,自回归以来,香港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成功落实“一国两制”。过去25年,纵然经历了不少考验,香港依然凭着不屈不挠的“狮子山精神”,一次又一次跨过难关、化险为夷。香港特区今年25岁了,仍然充满活力,面对各种挑战都遇强越强、蜕变成长。梁志仁还说,在《香港国安法》和完善特区选举制度的双重保障下,香港已经重回轨,并将更好发挥“一国两制”的独特优势,积极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以香港所长,贡献国家所需。全国港澳研究会理事、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副教授田飞龙以“‘一国两制’的下半场如何开新篇”为主题,作了主旨发言。香港大公文汇传媒集团高级记者凯雷结合新闻工作体会,从新闻与历史、细节与时代角度回顾香港回归以来的大事件。透过香港1998年在亚洲金融危机中遭受重创、今年应对第五波新冠肺炎疫情等事件,他指出,中央政府总是在关键时刻及时向香港伸出援手,始终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以下是凯雷结合大公报、文汇报历史性版面,和香港青年分享香港回归25载打动人心、直面挑战的瞬间。

  我今天分享五个故事,大公文汇传媒和香港青年一起见证新闻与历史、细节与时代。1997年香港回归大公报头版《回归了,开新篇》令人记忆犹新。25年后的2022年,我和网络名人走进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大公报赫然在目,这是被中国共产党历史博物馆收藏的百年报章——《中共党史馆权威佐证:一张报纸定乾坤百年大公垂青史》,1935年,毛泽东正是在《大公报》上获知陕北红军和根据地依然存在的消息,进而作出“到陕北去”的决定。

2022年6月17日大公报120周年 三个纪念日紧密相联

  今年23岁的香港青年徐天赐是北大国际关系学院中共党史专业一名在读研究生,当他参观党史馆长征展区时,一眼就看到了自己熟悉的《大公报》。发行在香港大街小巷的《大公报》能被党史馆作为展物呈现给观众,并且还作为“一张报纸决定红军长征方向”的佐证,身为香港青年的徐天赐感到一丝自豪。徐天赐感慨道:“《大公报》时时刻刻出现在我们香港市民的身边,这让我们习以为常地认为她仅是伴随我们成长的一份优秀的报纸。但从党史馆的展览中,我看到了这段未被很多香港青年认知的历史,看到了《大公报》真正在党和国家的历史中发挥的重大作用。”

  我讲的第一个版面第一个故事,正是大公报专访陈赓大将之子陈知庶将军。在香港回归25周年之际,驻港部队筹备组成员、原驻港部队副司令员陈知庶,他首次对外披露解放军驻香港部队筹备过程、香港回归中英防务交接谈判过程以及他亲历防务交接背后不为人知的故事。陈知庶将军是黄埔军校同学会副会长,巧合的是,2024年黄埔军校将迎来建校百年纪念日,6月16日是黄埔军校成立纪念日,紧接着6月17日大公报120周年纪念日,6月18日中国共产党革命博物馆开馆纪念日。三个纪念日紧密相联,是巧合更是渊缘,书写历史、创造历史。

  1997香港回归,确保七月一日零点中国国旗准时升起

  陈知庶是香港回归前最早穿军装进入香港的解放军现役高级军官,也是中英防务谈判过程中唯一一位驻港部队代表。交接过程中,负责设计和组织工作的陈知庶留了个心眼,他了解到英军交接指挥官身高约182厘米,就一定要找个比他高的。陈知庶说:“了解到这一点后,我选定了驻港部队司令部军务处参谋谭善爱,身高185厘米,有200斤的块头,长的威风凛凛,相貌堂堂。仪仗队的每一个人都经过了精心的挑选和严格的训练。”在向全世界转播的交接仪式实况中,中国军人的杰出表现赢得了世人的称赞:“谭善爱的表现增强了民族自豪感”“给中国人提气!”

  回归当天,谭善爱目光坚毅地对英军说:“我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驻香港部队接管军营,你们可以下岗,我们上岗。祝你们一路平安。”中英防务交接仪式结束1分多钟之后,7月1日零时整,伴随着雄壮的国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区旗在威尔士亲王军营上空庄严升起,这标志着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式进驻香港,依法履行防务,宣示主权。

  陈知庶表示,这一段人生经历是他一生的骄傲,他说:“那种扬眉吐气的痛快感觉,此生都不会忘记。”这里的故事与细节很多,每一次提起激动人心,未来我们也能邀请陈知庶将来和香港朋友来深入交流。

  “香港牵动我的心”

  做一个堂堂正正的中国人

  第二个故事从文汇报头版《香港牵动我的心》画展说起。中央美术学院艺术家和香港画家共同画出香港的沧桑巨变。回顾沧桑历史,“中央始终是香港发展的坚强后盾”,这里有丰富的历史与时代的细节,作为一线媒体人我们有幸见证。1998年香港金融危机发生后,朱镕基总理表态:“中央政府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香港的繁荣稳定”;2022年香港疫情严重时,李克强总理表态:“中央政府全力支持香港抗疫。”

  1998年亚洲金融风暴期间,以索罗斯为代表的对冲基金冲击香港金融体系,令香港的利伯维尔场几乎变成了国际大鳄可以自由操控的市场,香港的金融体系成为外国对冲基金的提款机。在这种情况下,特区政府果断动用1180亿港元外汇储备“入市打大鳄”,令索罗斯等炒家无功而退。

  事隔近十载,当我访问索罗斯时,他第一次承认了他在香港的“完败”。和索罗斯的交流中,他仍有“不服输之意”,言外之意没有中央政府的支持,香港政府不可能撑下去。回想当下,香港近两年来遭遇疫情与黑暴的冲击,正是有中央政府的支持,意图颠覆香港的外部势力遭遇同样的重挫,注定失败。

  回顾25载,内地与香港冷暖与共。1998年,国际金融大鳄索罗斯狙击港元,中央政府“不惜一切代价维护特区的繁荣稳定,坚决支持特区维护联系汇率制度,坚持人民币不贬值”;2003年,非典疫情肆虐香港,中央政府及时伸出援助之手,在内地同样急需抗疫医药物资的情况下,无偿向香港提供大批抗疫药品和器材;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波及香港,中央政府推出金融合作、经济合作、基础设施等7个方面14项措施,提振信心、纾解民困、振兴经济……香港抗疫关键时刻,中央再次伸出援助之手,香港只要有求,内地必定有应。

  2020年8月火眼实验室进驻香港,火眼实验室到底怎么样?普及检测计划开始前,我邀请议员和代表访问,但很多人心存疑虑还有人不屑一顾到时“走流程就好了”,唯有吴秋北、麦美娟、黄芷渊三位爽快答应,真正的爱国爱港人士,正是这样,提前到一线亲身探察,有着监察责任,带着市民真切关心的问题来,拍下火眼实验室核酸检测全流程的全貌,察看个透彻。正如此,当他们的视频与亲身经历发出后,赢得真正的说服力,可以说,真切见证了香港抗疫,中央和内地各个机构和企业全力支持的生动细节,更是一起书写历史!

  从董建华到李家超

  从“眉已白,心仍赤”到“香港始终是大家的家”

  第三个故事和版面是香港报业公会获奖报章版面——香港文汇报:董建华的“眉已白、心仍赤”!从香港第一任特首董建华到第六任特首李家超,从“眉已白,心仍赤”到“香港始终是大家的家。”从线下到线上,变化的是交流形式,不变的是特首的爱国爱港、服务市民的情怀。过去,董建华访京,香港记者受优待,中央有关部门专门邀请香港媒体进入中南海紫光阁、人民大会堂采访报道,见证了中央领导人与特首的交流细节,我们经常和董建华零距离。今年的香港面临疫情挑战,李家超始终站在一线,同时借助互联网双管齐下,与香港市民和媒体零距离,我们在线上线下见证李家超发表政纲大会,疫情冲击下突显的正是实干者的担当!

  李家超问答媒体的焦点之一是房屋问题。当我见证李家超探访㓥屋的情景相当感慨,我专门发了一条微博,网络上影响很大颇大,很多朋友心有戚戚焉。蹉跎超二十年之后,新一届政府绝不再空话套话废话,坐言起行,强效执行,提高政府执行力,精简程序有效统筹,提早公屋上楼规划。我印象深的是两年前,在香港笼屋,74岁的刘先生表示,他居住的地方约1.9平米,也就是一个床位。所有东西放在这个柜子内,是床也是“房间”,这么小的一个地方,租金已达2400元。他说等港府公屋近3年,慨叹上楼之时遥遥无期,“唔知有冇咁长命等到”,去年他74岁,今年他75岁,现在他要等到有真正执行力的不再空话套话废话了解基层了解一线的特首上任解决他的问题!

  75岁的刘老伯,看到了房屋的希望,看到了香港新出发、开新篇!

  香港始终是大家的家,从第一任董建华到李家超,这一点始终没有变!

  香港回归后,年轻人的成长在于实实在在的爱国爱港教育。印象最深的是,董建华积极主动推广普通话,25年结出了硕果累累,千万硕果中的一颗,就是两地交流大潮中的青年,包括在座的北京港青。香港回归以来,一批又一批80后、90后、00后优秀香港青年成长起来,涌现出一批杰出代表,黄芷渊、王柏荣就是其中翘楚。十年来,我们报道过多位青联委员,最近两位是王柏荣和黄芷渊,他们正是受惠于回归后推广普通话的政策。

  香港青年黄芷渊成为李家超身边的“女保镖”。助选中,每当李家超面对记者,常有黄芷渊的身影,微博上很多网友称呼她是最美“女保镖”。香港回归后推广普通话,教会学校的同学们也积极参加,有教无类。香港青年黄芷渊先后在凤凰、港台任职一线记者。曾经发生过一个“误会”的小细节,此前需要找一个懂香港、懂一线、懂基层的媒体人,结果,所谓号称最懂媒体的负责人直接把黄芷渊“闪过”,以为她是内地来香港的新人,因为在电视上看到这个女孩普通话讲得太好了。

  李家超当选后,首次召开媒体发布会面对全港记者提问时,黄芷渊以“点名官”身份亮相,很多人这才知道,她是土生土长的香港人,懂内地,懂香港,懂中国政情。看看特首的团队,专业、一线才是香港真正需要的人才,特首突破“层层官僚层级”,延揽一线的干事的才俊加入,打破层层桎梏,以“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干成事”为金标准,畅通干事用人渠道,这正是香港开新篇的点睛之笔。

  王柏荣是从香港大学学生会会长到广西的“村官”。一段时间在北京,很多朋友都在说找不到王柏荣了,从香港北漂,听说一直漂到村里了。王柏荣和黄芷渊一样,也是香港文汇报的专栏作者,这是他的文章《【他乡港声】在广西感受“扶贫扶什么”》。他讲述的经历都是点滴细节,让人感动。他在文章里写道:“我在广西待了一年,后半段时间在这个“贫困村”度过。到我走的时候,一些原本很顽固的人被做通了工作,选择打工自食其力;一些在帮扶之下发展了小农产业,获得了比以前更高的收入。个中艰辛,自是无需多言。现在想来,这样的经历是十分艰苦但令人愉悦的:看到更多人因为我们的努力吃饱穿暖,那种幸福和满足是无以言表的。”

  这两位85后和90后的年轻人,正是得益于回归后的两地融合政策,包括推广普通话和香港学生内地参访学习交流计划等,两人当年还是中学生时都曾来到北大、人大研学交流。香港文汇报2004年的一则报道记载了这一幕:“圣士提反女子中学15岁的黄芷渊同学说,参加今次活动主要是为了学会爱国、爱同胞、爱中国文化”。“用自己的眼睛看,用自己的耳朵听,真实地感受到自己是中国人。”————相信第六任特首李家超,相信李家超班子中的干将麦美娟,将会采取更强劲措施推动基层交流,推动香港青年融入大湾区、融入祖国,在座的各位都是真正的代表、榜样和先行者。

  “同胞情,血浓于水”

  阿福走了,我们来了

  第四个故事和版面的主人公是香港之子“阿福”,认识阿福已经整整20年了!2002年,阿福“行路上北京”,由香港尖沙咀出发,来到卢沟桥,这是我们第一次见到阿福。3个月时间他行毕全程2800公里,帮助中华骨髓库筹得善款。再一次听到“阿福”的消息,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大地震,他本已脱险,却返回孤儿院抢救孤儿和老师,结果在余震中不幸遇难。当时救出阿福时,他还在问师生的安危!

  8年后,我再次见到“阿福”,是在祖国的最高处,玉树抗震救灾纪念馆,一进门矗立的唯一的雕像就是“阿福”,我为我们的好朋友献上哈达。阿福是英雄,义工是一种精神,一种香港人的本份。香港(北京)专业人士协会,在冯国佑会长的团结带领下,“专业”两个字体现了真正的香港精神!这种本份的精神,在抗疫中、扶贫里,常常见到驻京港人的身影!

  特别令人欣喜的是,冯国佑会长倡议成立香港(北京)专业人士协会青年事务委员会,把所有在北京的香港年轻人团聚起来,给他们一个“家”,这让我们感动!这次,我和大公报北京编辑张宝峰在和王柏荣交流时,听到了王柏荣讲起在京港青的故事,持久感动中。

  这些活跃在北京的年青港生,一如当年见到阿福!宝峰和我建议,香港回归二十五年当出一本书,汇集港青以专业服务社会的点点滴滴,这是一种传承!阿福走了,我们来了,创业、扶贫、慈善…….开新篇,再出发,这一切见证的是新时代内地与香港同胞情,血浓于水。

  “让香港青年认识中华传统”

  香港故宫文物博物馆开馆

  第四个版面的主角和故事是香港故宫!这些天,故宫博物馆馆长王旭东访港,刮起的不止是故宫旋风,更是中华文化的旋风!“给予香港故宫文化馆最大的支持!”香港文汇报的版面将王旭东这句话作为标题,昨天、今天、未来,都不过时。

  “在这里,香港的孩子们既可看到中华文化开放包容带来的国家繁荣,也能了解封闭保守引发的灾难和屈辱,从历史中汲取教训。”这是我们访问故宫文化博物院院长王旭东,他面对面和我们讲述“给予香港故宫博物馆最大的支持”“让文物对话,文明对话,人与人对话。”

  从故宫出发,看中国,看世界,“香港-西安-敦煌-北京抑或香港-北京-敦煌-西安,除了飞机还可以选择乘坐火车在‘河西走廊’沿线多走走看看,绝对会是‘收获满满’之旅。”这是王旭东提供给香港青年的以故宫为基点的认识中中华传统的游学之旅:“西安是汉唐古都,敦煌是古代中国对外交流重镇,阳关、玉门关等都留下了许多中西互通的宝贵遗存,北京则是元明清三代首都。一路走来,中华文明发展演进的脉络清晰将展现在眼前。”

  联结京港两地情给在京港人一个温暖的家

香港驻京办主任梁志仁(左)在“‘对话97’在京港青庆祝香港回归25周年座谈分享会”上致辞

  第五个版面和故事,我只能撷取一个版面,但这是一个系列,主角是香港特区驻京办与香港北京专业人士协会 ,又回到特首李家超这句话“香港始终是大家的家”!联结京港同心,促进两地交流,不止北京,香港驻京办管辖、服务的港人,从西北到华北,这二十五年里,从我采访首任驻京办主任梁宝荣、北京奥运会前后上任的曹万泰、朱曼玲主任,到今天面临疫情冲击挑战的现任主任梁志仁,可以说,遇到问题与困难的港人,驻京办是他们的最大的依靠。今天,香港特区驻京办、香港专业人士协会,给了在京港人一个温暖的家!二十五年新出发,我们期待驻京办、协会、在座各位青年与大文传媒继续携手建设性合作。

  2000年人民大会堂国宴,我见到梁宝荣主任,当时同桌的是“小超人”李泽楷,那个年代手机还不普及,我就请梁宝荣用我的相机和李泽楷合张影,遗憾没有和梁主任留张影。今天,北京疫情阴霾未散,来到“三里屯港澳青年汇”和香港青年们相聚,参观中体会到这是一个真正的“港青之家”!来之前特别担心,疫情下,梁志仁主任会不会取消行程,特别希望能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留张影,可以说,25年不忘历史,香港特区驻京办守土有责,帮助港人的专业精神,一以贯之!在今天,香港驻京办作为香港与内地“联系人”与促进者的角色更显重要!

  大文传媒始终与驻京办有着密切的合作!12年前,阿福遇难当天,4月14日,当天收到消息,时任香港驻京办主任曹万泰及曾国卫、马文德即展开帮助,香港文汇报驻青海主任夏耀红与赶到玉树的香港政府官员一同将阿福的遗体想尽办法克服困难运回香港。当时,这是最困难最具挑战的一件事,时间有限,以后有机会我们可以邀请夏耀红主任来和大家分享交流!

  这里我想分享一封信,这是时任驻京办办首席入境主任曾国卫写给我的一封信。13年前,时值七一香港回归12周年之际,一批港人去敦煌旅游,遭遇疫情,飞回北京面临隔离,人心浮动。当时我们赶去北京燕翔饭店现场时,见到给隔离港人送水果送风扇的驻京办官员。一连五天,我们和驻京办官员与隔离港人密切联络,建立了深厚友谊,隔离港人得到了实际的有效的帮助,我们的报道也让香港市民安心。

  这是2009年我们一线记者的手记,记下遇到曾国卫一行的情景:“6月30日,因与甲型H1N1确诊流感患者同乘一班飞机,香港赴京的两个旅团共50人接到通知,要求配合前往北京燕翔饭店进行医学隔离观察。7月1日,已配合入住燕翔的卢太向本报反映了酒店内房间未开空调、旅社支持不足的问题,当天北京的室外气温高达38度。下午3点,我和实习生陈中被指派前往燕翔了解情况。”

  “完全黑了下来,暑气慢慢散去,港客和我们俩告别后陆续返回大堂。晚上8点左右,门口来了两辆车,卸下了大量的鲜花、果篮和电扇。车上的人和门口的安保人员协商后居然进入了隔离区,从他们夹杂着粤语的只言片语中,我意识到这可能是香港的官员来探望港客,等他们进去后,我和留在外面的工作人员蔡小姐进行了沟通,得知刚才来的是香港驻京办入境处首席入境主任曾国卫,在我的再三请求下,蔡小姐答应帮我联系对曾国卫的采访。”

  这一篇手记有9000字,详细记下驻京办帮助港人的详情点滴细节!从非典到手记中的甲流到今天的新冠疫情,这篇手记的链接我分享给朋友们(http://www.xinhuanet.com//zgjx/2009-11/30/content_12565509_2.htm),这其中看到的是驻京办的职责与担当,这正是香港官员的专业精神的一个缩影!

  “凯总,近日一批港人在京医学隔离,承蒙贵报客观忠实报道……”他表扬“添翼与小陈”。我在《转型中的中国故事》一书中收入这封未公开的信与王添翼手记《最负责的外事官》,当时我称赞曾sir是真心关切市民安危的最佳警察。从任职香港入境事务处长,到出任香港政府政制及内地事务局局长,曾国卫是爱国爱港香港政府官员的代表之一。相信新一批问责官员加入政府,开拓、创新,主动作为,将会建设一个真正的新香港。

  最后,我想说,在香港社会弥合撕裂再出发的时刻,在香港回归25周年重要时刻,“建设性”这三个字极为重要,作为传媒人,我们肩负着的不止是监察、沟通的作用,更是“建设”!因此,我想用“建设性”三个字作为结语,正如特首李家超所说——“香港始终是我们大家的家”,建设“每一个人的家”、建设“大家的家”,协力同心建设一个开新篇的香港。香港二十五载再出发,同在座各位香港青年共勉!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