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与水共舞 护江河安澜

2022-09-02 17:53:33大公网 作者:张玲杰、王嫣然、吴京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安徽省合肥市包河区,有一家因水而生、以水为亲的企业。作为国内最早一批从事水利信息化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安徽沃特水务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沃特水务”)长期致力于水利信息化事业,并创造了很多具有时代意义的水利信息化产品。

  在董事长廖小瑞的办公室,至今还摆放着一部老式水文信息电话机。“电报年代,我们首创以水文语音电话替代测站电报发送信息,解决了雨水情测报信息上报效率低、成本高的行业难题,并推广应用到全国20多个省的100多个水利部门。后来在移动通讯普及率不高的年代,我们又创新研发了数据传输技术,通过局域内自建网络、山区超短波组网等传递水雨情测报信息。”

沃特水务研发的天气雷达应用服务系统。(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2012年,沃特水务会同水利、气象等多家单位,共同组建研发团队。历经两年多的研发,国内水利行业第一个高分辨率面雨量雷达监测及应用服务系统落地运行。该系统实现了恶劣天气下局部暴雨的精准即时监测预警,并实现冰雹天气探测、短历时降雨预报,进一步提高了洪水预报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此后,经过数年攻关,沃特水务还成功研发“安徽水信息一张图”,打造省级“防汛大脑”,于全国率先实现“防汛一张图”;开发天然河道自动在线测流系统,解决了传统人工测流周期长、频次低、风险高等问题。特别是历经十余年潜心研发打造的WaterMap平台,一举解决国内水利行业“国外GIS卡脖子问题”。

  受全球极端气候影响,汛情与旱情频发。各级水库在防洪、抗旱、水利工程安全运行等多项水利业务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水库信息化建设尤为迫切。

  近年来,安徽全面加快智慧水利建设,建成了小型水库雨水情自动测报系统等一批重大水利信息化工程项目。

  据了解,沃特水务作为全省总集服务单位,参与了小水库防洪信息化建设的技术规范及标准的制定,并研发了智慧水库监测预警系统。此外,沃特水务还作为技术支撑核心单位,全程参与了安徽省山洪灾害防御系统的研发与建设。

沃特水务研发的基于WaterMap平台的短期网格化降水预报软件。(包河区委宣传部供图)

  早监测、早发现、早处置,沃特水务以科技助力水情测报和智能调度能力的提升,也保障了防汛应急抢险高效有序进行。

  2019年汛期,强台风“利奇马”来势汹汹,由安徽水信息系统及时发出预警,提前13小时撤离1.3万名群众。2020年夏,受持续强降雨影响,长江流域发生特大洪水。沃特水务临危受命,持续奋战幕后,第一时间保障应急抢险数据的上报、在破圩区域紧急建设应急监测站、在环巢湖流域参与应急测流等任务。

  据悉,在实现科技防汛抗旱的同时,沃特水务还率先在全国水利行业利用遥感技术、机器学习技术,创新研发卫星遥感智能目标识别预警系统,为河湖生态环保提供技术支持,探索新时期智慧河湖管护新模式。

  廖小瑞表示,沃特水务取得的成绩,离不开各级政府部门的帮助和支持。“这些年,包河区的防汛、防疫、抗旱等公益活动,我们也都有积极参与。未来,企业会继续将发展摆在第一位,同步履行好民营企业的社会责任。”

  初心不改,追梦江河安澜。在廖小瑞的愿景中,沃特水务将继续助力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水利、水文、气象等业务的深度融合,为水资源、水生态与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绿色发展贡献更多积极力量。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