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河南省委原书记徐光春因病逝世 曾多次带中原文化赴港澳

2022-10-24 14:57:26大公文汇全媒体 作者:冯雷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2006年1月4日,徐光春热情会见《大公报》原社长王国华、原执行总编辑黄连诚一行人。(资料图片)

  河南官方10月22日公布,河南省委原书记、河南省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徐光春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2年10月21日5时27分在郑州逝世,享年77岁,追悼会将于25日举行。

  记者观察到,从21日晚上开始,网上陆续有河南各界人士撰文追忆与徐光春的往事,悼念这位为提升河南形象、推动河南文化发展的老书记。

  多次举办“中原文化港澳行”

  徐光春大半辈子都在跟新闻工作打交道。他曾先后任新华社安徽分社记者、上海分社社长、北京分社社长、光明日报社总编辑、中宣部副部长、国家广电总局局长。2004年12月到河南任省委书记。由于经历的原因,他对文化有着特殊的感知与情结。

  2006年1月4日,元旦放假后的第一天,“百年大公看河南”采访活动启动,《大公报》原社长王国华、原执行总编辑黄连诚一行到访河南,徐光春热情会见。

  老友相聚,相谈甚欢。期间,徐光春谈到,“一部河南史,半部中国史,在河南两手一摸,春秋文化;双脚一踩,秦砖汉瓦,是时候让河南文化发扬光大了。”并谈到河南已经组织了“中原文化天津行”等活动。王国华社长一听,当即就说,“那咱们何不来一次中原文化港澳行,把优秀的中原文化宣传到港澳去,宣传到国际上去?”

徐光春为活动题词“百年大公看河南”。(资料图片)

  此言一出,一拍即合。徐光春当即为活动题词“百年大公看河南”,并寄希望《大公报》能多多宣传河南文化。随后《大公报》刊发《河南以发展赢得尊重》、《中原崛起—以解放思想破题》等系列重磅文章,引发香港对河南的兴趣。

“情系香濠江 感知河南——中原文化港澳行”,分别与2007年与2009年两次成行。(资料图片)

  后来,在《大公报》、《香港文汇报》等港媒的推动助力下,“情系香濠江 感知河南——中原文化港澳行”,分别与2007年与2009年两次成行,在香港和澳门成功举办,在港澳两地掀起“河南文化旋风”,使黄河与香江濠江涛声相接。

  期间,河南并组织了“中原文化宝岛行”、“中原文化东南亚行”等系列活动。

  徐光春赴港期间,专程拜访大公报社,并对《大公报》的历史地位、政治地位、国际地位给于高度评价。

  打造“新郑黄帝故里拜祖大典”

  “新郑黄帝拜祖活动”最初是民间自发组织的,2005年升格为郑州市主办,开始走进公众视野。这一年拜祖结束之后,新郑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干部刘文学,给徐光春写了一封信,建议省里能支持拜祖活动,打造以黄帝文化为核心的文化旅游品牌。徐光春随即对这一建议作出批示:“要把黄帝文化做大做强,把黄帝文化开发工程作为浩大的民族凝聚力工程抓好。”时年9月14日,徐光春赴新郑市考察,再次要求开发好黄帝故里,并希望把这一开发作为河南由文化资源大省向文化强省转变的突破口。

  2006年,拜祖大典正式升格为“黄帝故里拜祖大典”,由河南省政府、省政协、国侨办、国台办等联合主办,央视同步直播。当年的大典上还发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本来是万里晴空,上香时天空突然出现了彩虹,引得现场和通过直播观看的海内外华人为之轰动。

  如今,黄帝故里拜祖大典已升格为国家级大典,“老家河南”也已成为了全球华人魂牵梦萦的灵魂家园。

  为河南人正名

  2004年,徐光春调任河南时,河南的形象很不好。有很多调侃河南人的段子在坊间流传,河南人也写了像《河南人惹谁了》等这样的作品去反驳,但河南在外的形象始终没有扭转。

  2005年3月,徐光春上任河南省委书记第4个月,深圳市龙岗警方在其辖区的大街上悬挂了“坚决打击河南籍敲诈勒索团伙”横幅。徐光春从网上看到新闻后,当时就做了批示,要求河南跟深圳方面交涉,不能有地域歧视。广东省和深圳对此高度重视,立即把标语撤了下来,表示这种做法确实是对河南人的不尊重。

  一次,他从网上看到身患绝症的河南籍打工妹单晓霞成为河北首位眼角膜志愿捐献者,立即要求《河南日报》赶赴河北采访,并在头版头条刊登。

  徐光春在河南主政期间,用他的新闻人的专长和优势,充分利用媒体力量宣传“优秀河南人”,为河南正名,成功地阻止了社会上对河南的“妖魔化”。

  在他推动下,河南接连涌现出多个先进典型。2007年,第一届全国道德模范评选,全国53人,河南占了6席。“感动中国人物”评选中,每年都有河南人物入选,到2009年徐光春离任河南时,70位感动中国获得者,河南占了12席。

  徐光春曾用32个字总结河南人:“吃苦耐劳、诚实守信、见义勇为、乐于助人、大度包容、开放创新、忠诚爱国、奋发进取”。

  情系三农 在大学设“村官”专业

  河南是全国第一农业大省,农民富则河南安。有一次,徐光春在与记者交流时说,中国人口的主题是农民,所以很多人的祖上都是农民,我也是农民的儿子。

  徐光春到河南的第一把火就是宣布次年取消农业税,另为了解决对农民工歧视及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河南更是在全国第一个出台了《河南进城务工人员权益保护办法》的地方法规。

  一次,徐光春到河南农业大学调研时提出,河南是农业大省,农村要发展,离不开人才和技术。大学里可尝试设置农村基层管理、农村政策研究、新农村建设相关的“村官”专业,开设农业、林业、水利、畜牧等涉农专业课程。学生在校期间,也可以辟出半年左右的时间到农村去做“见习村主任”,这应是一项着眼于长远的举措。

徐光春为河南省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揭牌。(资料图片)

  2008年,在众人的期待和热议中,河南农业大学开设了全国高校首个村官专业——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当年,这个“村官”专业面向河南本地招收文、理科学生共60人。12月25日,村官专业从河南农大经济与管理学院中独立出来,成为农村发展与管理学院,徐光春亲到学校,为该学院揭牌。

  河南凤彩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王智豪,就是这个“村官”专业的第一批学生。2012年毕业后,返乡到睢县创业成立公司,现也已成为河南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河南省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河南农业大学创新创业导师、联合国开发计划署亚太青年论坛代表,入选全国大学生创业典型人物事迹。

  据王智豪回忆说,惊闻徐书记因病去世,不由让我想起十多年前的那段宝贵经历。在他担任河南省委书记期间,对我个人成长道路影响很大。我大学的专业叫农村发展与管理专业,就是媒体上俗称“村官专业”,这个专业就是徐书记倡议开设的,我有幸成为第一届学生,当时徐书记亲自出席了我们专业的揭牌仪式,这是很罕见的。从他提议开设此专业并亲自出席揭牌仪式,可以看出他对三农工作的重视。

  那天的活动有三点让我至今印象深刻,一是揭牌仪式结束后与我们专业同学合影时,我当时作为愤青,想向他反映三农的困境,提前连夜写了一封七八千字的信,那天合影时当面交给了他。时隔多年我回学校参加活动聚会时,时任校党委副书记褚金海老师在得知我就是当年私自给徐书记递信的那个学生时,说徐书记在收到信后的两个月左右专门给我回了信,勉励我好好在农大学习,早日学成投身三农战线。这让我很意外,他会重视一个学生突兀的越级“上书”。

  二是那天在学校大礼堂给学校师生代表做报告,礼堂座无虚席,我是坐在礼堂走道的台阶上听的,当时他提到自己与袁隆平私交关系好,为袁隆平这样的人才三次落榜院士评选感到惋惜,认为现在的农业科技人才评价体制是有问题的,应该重视科技人才对经济社会的实际贡献,而不应该唯论文和学术。

  三是他从当时新农村建设(现在叫乡村振兴)的长远角度来谋划,认为首先要重视三农人才培养和农业科技的攻关推广,这与二十大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的“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高度吻合,科技的支撑和复合型人才的回归,才是乡村振兴的希望所在,这也是如今乡村发展中的短板。

  后来徐书记退居二线,常住郑州,但他一直关注着河南的发展,继续研究、挖掘和宣传河南优秀文化,支持河南特色农业发展,经常为河南代言发声。

  春华秋实,徐光春老书记走了。如今,河南文化已多次出圈,引得世界瞩目,“黄帝故里拜祖大典”也成了河南文化的一张黄金名片,第一届“村官”专业的学子们也多成为了河南乡村振兴的带头人。

责任编辑:陈运欣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