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王阳明诞辰550周年 绍兴阳明故里正式开放

2022-10-31 17:30:07大公网 作者:茅建兴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10月31日是王阳明550周年诞辰。历经多年保护开发的绍兴阳明故里正式开放,在遗址重建的王阳明伯府第、光影展陈心学成就的阳明纪念馆联袂迎客,为中国乃至全世界阳明文化爱好者瞻仰遗迹、交流学术提供了一个崭新平台。



王阳明诞辰550周年纪念暨阳明故里开放仪式; 袁云 摄

  据史料记载,王阳明祖上是绍兴望族。明正德十六年(公元1521年),王阳明因平定叛乱有功,受封“新建伯”,在其父旧居基础上,扩建“伯府第”,民间多称伯府,为王阳明在绍兴的住宅。王阳明在这里如火如荼开展讲学,从者之盛达到顶点,著名的“天泉证道”,更标志着心学体系的最终成熟。

  为深入研究并挖掘阳明文化的历史价值,绍兴于2019年启动了阳明故里项目建设,规划面积40公顷,总投资约80亿元。最核心的工程便是重建伯府第,2020年,绍兴邀请省市两级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伯府第遗址进行了整整半年的考古挖掘,通过面积达2990平方米的挖掘,首次揭示王阳明伯府底遗址为框架结构且保存较完整、布局呈中轴线对称的三重三进式主体院落建筑基址及部分西跨院建筑基址,被评为浙江省年度十大考古新发现。



在遗址重建的阳明故里; 茅建兴 摄

  系统论述考古、文献后,阳明故里•伯府第迅速开启重建:一轴四进,分门厅、正厅、后厅、辅楼等,设明德堂、至善堂和传习堂及东西厢房。参照饮酒亭金丝楠木结构特色,整体建筑采用红花梨木质建材,红花梨木一般直径1.2米左右,至善堂柱高有10.4米。

  在保护开发过程中,绍兴采用“泛博物馆”理念,精心修缮阳明故居,保留了大埠头、石门框、饮酒亭等遗迹,玻璃栈道下清晰可见的条石地基……史料中王阳明居所建筑的历史遗存不断映入眼帘。阳明纪念馆是一座下沉式两层楼建筑,内设阳明文化数字文献厅、陈列厅、影厅、心源厅和文创体验休闲区等,通过借助光影等现代多媒体技术,纪念馆可系统展示知行合一、致良知、心即理等阳明心学核心理念。阳明故里的建成开放,为千年古城增添了一座极具辨识度的文化地标。



明德堂玻璃栈道下清晰可见条石地基; 茅建兴 摄

  绍兴全力打造心学圣地

  同日国际儒联、绍兴市政府还共同揭牌了国际儒联阳明研修基地,这是国际儒学联合会唯一的一个阳明研修基地,将定期开展论坛、讲学。

  “绍兴是阳明心学的发端地、成熟地和传播中心地,绍兴与阳明心学,阳明心学与绍兴,永远是相互融为一体的。”浙江大学求是特聘教授、中国哲学史学会副会长、中华孔子学会副会长、浙江稽山王阳明研究院院长董平表示。

  据了解,早在 1988年,当时的绍兴县就集资25万元修葺王阳明墓,近年来,绍兴又在阳明洞天复建了阳明草庐,在阳明归宿地建设了阳明文化园。王阳明主题话剧、歌曲、动漫等文创产品也在绍兴不断涌现。为让“知行合一”“致良知”等思想精髓融入社会,绍兴实现了阳明幼儿园、阳明小学、阳明中学、阳明学院的全学段覆盖。2021年,绍兴市又运用数字化理念追溯“阳明文化”发展历程,建立起阳明文化数据库。凭借与王阳明深厚的历史渊源,近年来绍兴以“东亚文化之都”为平台,进一步提升阳明心学在东亚乃至世界的影响力。

  绍兴市市长施惠芳表示,绍兴作为阳明先生的故乡,其生长于斯、传道于斯,又归葬于斯,既塑造了心学这颗璀璨的文化明珠,也成就了先生“三不朽”之伟大志向(立德、立功、立言于天下)。近年来,绍兴市委、市政府坚决扛起传承弘扬阳明文化的历史使命,高规格举办三届阳明心学大会,推动保护利用、展示传播、融合发展等工程,全力打造具有强大影响力的心学圣地,为彰显城市魅力、促进文化铸魂,提供了强劲动力。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