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广东“税动力”架起粤港澳大湾区高速发展桥梁

2022-12-20 04:23:3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税务人员到广州港二期码头南沙海港集装箱码头有限公司实地开展税收政策服务宣传工作。

  广东税务的“税动力”不仅让横琴与澳门的距离越来越近,也让粤港澳大湾区各个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粤港澳大湾区11个城市有人口8,000多万,经济总量约12.6万亿元,是我国开放程度最高、经济活力最强的区域之一。如今,粤港澳大湾区进入深度融合快车道,三地协同发展已成快速推进之势,广东税务部门围绕减税降费、深化合作共治、优化营商环境等领域推出系列举措,持续赋能湾区崛起,在助推大湾区融合协同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加速粤港澳大湾区人才、资本、信息等创新要素跨境流通,广东不断深化粤港澳税收合作,推出“跨境涉税一站办服务”、“跨境人民币电子缴纳税费“境外办”等一系列便利举措,助推粤港澳大湾区成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源。在《横琴粤澳深度合作区建设总体方案》发布后,税务部门积极探索琴澳规则对接,创新实现“跨境通办”便利粤澳民生融合。今年6月,《广州南沙深化面向世界的粤港澳全面合作总体方案》落地后,广东税务部门积极对接香港税务局、澳门税务局,研究推出“湾区之心.税动力十六条”贯彻《南沙方案》的特色服务措施,助力南沙打造成为立足湾区、协同港澳、面向世界的重大战略性平台。

  为积极打造趋同港澳、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众多涉税事务“跨境办”措施也在广东不断落地。日前,《2022年度广州南沙个人所得税优惠政策申报指南》正式出台,对个税优惠的办理时间、所需资料、办理方式、咨询渠道等内容给予明确规定。在这家半导体生产企业,多位港澳员工都表示,能够把个人所得税税负超过香港或澳门税负的部分予以免征,使他们在南沙发展的信心更加坚定。

  据了解,针对在粤港澳大湾区工作的境外(含港澳台)高端人才和紧缺人才的个税优惠政策实施两年多来,相关人群的人均税负率从近30%降为15%,享受人群五成以上都集中在计算机通信、科研技术、租赁商务服务等领域,人才汇聚态势在粤港澳大湾区持续增强。

  为积极打造趋同港澳、与国际规则高度衔接的营商环境,众多涉税事务“跨境办”措施也在广东不断落地。佛山这家空调零部件生产企业作为一个港资企业,对外支付业务较多。以往支付时不仅要跑税局和银行,还要准备各种纸质材料。如今,这些业务都可以通过“国际汇税通”平台一站办结。

  目前,该平台可对接全球174个国家(地区)的常见服务贸易活动类型,内置的“智能税款计算器”可覆盖90%以上的服务贸易外汇资本输出类型,实现精准征免优惠判定、税款金额计算。同时通过建立税务、外汇和银行三方合作机制,实现多方端口互联互通,办理效率提升90%。

  粤港澳本是同根同源,经济社会文化一脉相承。以税收搭台,广东税务部门在推动湾区税收管理服务“联通、贯通、融通”上不断迈出探路求新的步伐,以促进企业、行业多层面深化交流,乘势而上实现区域协同发力。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