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海外中医人物∣英国陈赞育:精究方术 永续薪火

2023-01-17 10:45:15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亲爱的陈医生,非常感谢您医治好了我母亲的病。”2005年,一位八十多岁罹患乳腺溃疡的英国患者的女儿对中医师陈赞育表达了真挚谢意。在陈赞育接手治疗这位老者之前,她已经被当地的医院劝返,认为溃疡感染严重,已无法治疗,中医药让她看到了新的希望。

  英国中医师协会会长陈赞育1999年与家人来到英国,已在海外从事中医推广多年,他曾发出感慨:“中医不应被排除在主流医学之外,传统医药体系为现代社会应对疾病威胁提供了另一种解决方案”。  

英国中医师学会会长陈赞育

  踏上海外弘扬中医药之路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初开始,一些英国大学开始设置中医药相关专业并与中国的中医药大学进行合作、开展学术交流,英国密德萨斯大学(Middlesex University)与北京中医药大学合作在英国建立中医课程的教学点。当时求学于此的陈赞育就敏锐地注意到了中医药国际交流的广阔天地。1997年英国工党执政后,布莱尔政府实行比较开放的移民政策,并将中医作为紧缺人才,大力吸引全世界各地的中医到英国工作。

  从小便立志要将中医药文化弘扬到全世界的陈赞育,这时已经在北京中医药大学进行了8年的中医教学与临床研究,正思考着如何以更好地方式实现自己的中医救世梦想。看到很多同学与同行都到海外发展,经过与家人的慎重商议,陈赞育也决定到海外发展,并将英国作为目的地,怀揣梦想奔赴异国他乡。

  高超医术赢得患者认可

  刚到英国,面临着迥然不同的人文、地理、政治环境与语言的障碍,但对于怀有满腔热血的人,这又算得了什么呢?

  在刚开始的时间,接诊的患者以华人为主,慢慢地非华人患者也多了起来。其中有一位英国女患者,由于神经损伤导致左手鱼际与虎口处严重肌肉萎缩,经由姐姐介绍找到陈赞育,经过一个月的汤药与针灸治疗,治疗还未结束,患者就“消失”了。半年以后的某一天,这位患者突然来到诊所,使劲握着陈赞育的手向他道谢,待他反应过来,再观察她的鱼际与虎口处,肌肉已经完全恢复正常。从此,陈赞育与这两位女士建立了深厚的友谊,几乎成为她们家的家庭医生。后来,这对姐妹88岁的母亲因乳腺溃疡导致严重感染,由于老人本身患有心衰,到医院检查后医院表示已无法治疗,无奈之下,他们又找到了陈赞育。经过仔细分析病情,陈赞育采用内服外治的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溃疡痊愈,原有的心律失常、心衰的症状也得到了有效缓解,这才有了本文开头的那席真诚的感谢。后来这位老人活到了97岁才去世。

  不但固守诊疗第一线,陈赞育还参与到英国中医师学会争取英国中医独立立法、维护英国中医行业利益的工作中,积极参加中医师学会举办的各种学术交流活动,分享自己的治疗经验,在全英中医界获得了很高的声望。

  当选英国中医师学会会长

  英国中医师学会于 2002 年由旅英中医学者马伯英教授与有共同理念的中医人发起成立,得到了广大中医人的支持。

  2017年,中医师学会进行换届,陈赞育当选新一届会长。担任会长后,他将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会工作中,丰富加强学会的特色活动,每年的“英国中医师学会学术年会”“夏季工作坊”等办得有声有色,并连续成功举办了三届中英中医药论坛等大型学术活动,引起了众多媒体的报道,为中医药文化在英国的传播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新冠疫情发生后,中医师学会在陈赞育的领导下,举办了超过一百场的新冠专题学术交流,并成立了志愿者专家组,积极服务华侨华人和英国当地民众,受到了广泛好评。

  应对新冠展现中医药魅力

  新冠发生后,英国有很多人寻求中医帮助,陈赞育也接诊了许多患者,并迅速总结出新冠在英国的发病规律及特点。2020年4月,他在海外享有盛誉的中医学术期刊《英国中医》上发表文章,就新冠的属性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未感染人群的预防方案,并针对已感染人群的不同症状提出了一系列有针对性的药物方剂,在实际应用中取得了非常好效果。

  陈赞育也将国内的“三药三方”应用在英国患者治疗中,并根据英国患者的情况进行了创新性运用,如联合中医学会与凤凰医药集团研发了“欧洲防疫一号方”,制订了化湿治疗大法等,得到广泛应用。同时,中国驻英国大使馆也通过中医学会向华人华侨及留学生发放了很多连花清瘟胶囊,在英国偏寒的气候条件下,陈赞育建议用姜、小茴香或小豆蔻煮水送服连花清瘟,或用少量藿香正气与理气丸配连花清瘟进行服用,取得了非常好的治疗效果。

  在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

  为在海外传播中医药文化,陈赞育早在多年前就联合一些中医师开设中医培训班,设置丰富的培训课程,受到学员的普遍欢迎,并且这些学员以非华人为主。

  2022年,为进一步加强中医教育,探索一条适合海外中医传承教育的新路,在陈赞育主导下,英国中医师学会还成立了丹黄中医书院, 紧贴海外中医教育需要推出了为时三年的“医道传薪计划”,目前项目已经开始实施。

  同时,陈赞育还致力于将国内中医药科研的最前沿动向介绍到英国,如方兴未艾的中医络病理论。“目前英国慢性病尤其是心脑血管疾病的死亡率排在第一位,心脑血管有病,全身都会受累,中医在整合治疗方面具有先天优势,且耐药性小,国内的一些创新中药比如通心络胶囊、参松养心胶囊、芪苈强心胶囊等药物在治疗心脑血管疾病方面具有多成分、多靶点的优势,效果非常显著,我们也正计划将这类经过长期临床实践具有显著疗效的药物介绍给英国的医生与患者,促进中医药在海外的发展”。

  对中西医融合有自己的理解

  陈赞育认为中医药与西医药各有所长,应当创新融合、合作发展。同时,如何更好运用西医的科学研究方式推动推动中医药创新发展,提升国际主流医学界对于中医药的认可,也是他非常关心的问题。

  “中医何须随波流,谨熟阴阳品自优,东派西学乱心目,前车后辙溯源求”,陈赞育曾写过这样一首诗。他认为,继承发展中医药,一定要坚持本源,在中西医结合的道路上,坚持中医的辩证体系与思想,为中西医结合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西医先进的科技手段、研究方法也将为中医药插上腾飞的翅膀。“我提倡衷中参西,以疗效为准绳,以中医理论为依归,发掘中医的一些新疗法、新处方,然后以西医先进的科研设备与研究方式进行印证,中医的发展将大有可为”。

责任编辑:李孟展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