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甘肃:发展制种产业夯实粮食安全

2023-03-08 17:36:37大公网 作者:郭涛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全国政协委员、甘肃省农业科学院院长马忠明在全国两会期间建议,启动甘肃国家玉米制种基地二期建设工程,建立高标准种子制种繁育基地和种业产业园,用科技“护航”种业培育,集中力量解决藏粮于种、藏粮于地、藏粮于水的关键,构建我国“南繁北扩”玉米种业大格局。



制种产业带动当地农村发展(郭涛/摄)

  目前,中国玉米播种面积约3亿亩,是仅次于稻、麦的主要粮食。甘肃河西走廊玉米年制种面积稳定在150万亩左右,产种5.5亿公斤,分别占中国玉米制种面积和总产量的55%和60%。近年来,甘肃省着力推进种业基地建设,建成了一批种子生产大市和大县,除了“张掖玉米种子”获得全国唯一的种子国家地理商标证书外;定西、酒泉、张掖、平凉4市及山丹、民乐、陇西3县被认定为国家区域性良种繁育基地。

  2021年,甘肃省各类农作物种子生产面积294万亩,产种量17.5亿公斤,其中玉米、马铃薯、瓜菜花卉制种面积分别达到141.2万亩、48.8万亩和44.7万亩,产量分别达到5.8亿公斤、9.9亿公斤和3317万公斤,甘肃省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玉米制种基地、重要的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基地和瓜菜花卉制种基地,成为全国现代种业三大核心基地之一。

  不过,诸如农田基础设施落后,建设标准低,产业链较短,农户收益低,机械化作业率低,效率不高,创新平台建设严重滞后,研发力量不足,育种技术落后等问题也困扰着甘肃种业的发展。

  在今年年初的甘肃省农业农村局长会议上,甘肃省农业农村厅厅长杨金泉表示,今年甘肃要认真落实种业振兴行动和振兴河西国家玉米繁育制种基地2个《实施方案》部署要求,扎实推进种业振兴重点任务。10月前完成西北种质资源保存与创新利用中心建设,及敦煌种业玉米、省中草药2个种质资源库改造提升,年底前全面完成11个农作物种质资源鉴定圃建设。力争新选育玉米新品种4-6个、马铃薯新品种2-4个,完成“河西肉牛”“天华肉用美利奴羊”等2个牛羊新品种(品系)培育并争取提交审定。同时结合高标准农田建设等项目,新建和改造“四化”(规模化、机械化、水肥一体化、信息化)玉米制种基地30万亩、“三化”(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马铃薯良种基地20万亩、高标准瓜菜制种基地5万亩。

责任编辑:郭晓妍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