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专题 > 神州大地 > 正文

开福区:“好人之城”绽放“文明之花”

2023-04-10 15:37:14湖南日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湘江北去,浏阳河奔来,江河汇流,开福气象万千。
 
  清水塘畔,革命火种点燃,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文明于人,是一种高尚的境界;文明于开福区,是一座城市不变的情怀。大城北起,文明新风拂面而来,一颗颗“崇德向善”的种子悄然发芽、破土、拔节生长,在长沙城北隆起一座“文明高地”。
 
  近年来,开福区以凝聚群众、引导群众、以文化人、成风化俗为主题,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着力传承弘扬雷锋精神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共建崇德开福,“好人之城”绽放“文明之花”:先进典型数量位居全省前列,推出了全国首个“好人大本营”,培育了10余个好人工作室。在好人带动下,全区累计成立了875支志愿服务队,10余万雷锋志愿者服务城乡角角落落……倡导文明、传播文明、践行文明成为开福区的价值引领。
 
  
 
开福区“好人大本营”工作站挂牌。
 
  “好人之城”好人多
 
  城市之美,最美在人。开福,正在向世人展示它内外兼修、崇德向善的丰富内涵。
 
  大城北,好人多。目前开福区有1位全国道德模范、3位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31位“中国好人”,构成了令人惊叹的“开福现象”,成为名副其实的“好人之城”。
 
  今年61岁的余柳英是“好人大本营”的发起者之一,她是2012年敬业奉献“中国好人”。
 
  2016年3月,“好人大本营”成立。当时,余柳英是开福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书记、主任。她所在的社区有3个“中国好人”。余柳英发现,群众中棘手的工作,由“中国好人”去做,往往会产生事半功倍的效果。
 
  “大家信赖好人,可让他们发挥更大作用。”余柳英说,搭建“好人大本营”平台,彼此交流、定期活动,个人还可成立工作室,吸纳志愿者,将好人当成一项终身的事业。
 
  开福区荷花池生鲜市场曾经脏乱差,如今却是老长沙地标式的网红菜市场。3年前,余柳英和20多位好人组成志愿者队伍进驻市场,每天在市场内定点督导,引导大家参与卫生行动,落实食品安全,开展诚信宣讲。老市场焕发新生,处处洋溢着有序、文明、诚信的经营氛围。
 
  一个好人带动一群好人,一颗种子长成参天大树。如今,“好人大本营”衍生了10个工作室、上百个学雷锋志愿服务品牌。
 
  “模范好人”各尽所能、各展所长,为群众服务。“中国好人”邓学东成立个人工作室,先后孵化了“先锋讲师团”“先锋管家团”等服务品牌,年服务群众万余人次; “全国道德模范”任菲莉在科大佳园社区,成立了妈妈工作室,帮助更多残疾人家庭;“中国好人”志愿者余柳英成立余柳英禁毒工作室,宣传禁毒知识,帮扶戒毒人员;“中国好人”汤国清在清水塘社区,志愿服务长达6500小时,居民亲切地称她“群众的女儿”;开福区沙坪街道双塘村77岁的失独孤老杨万光,每月仅靠特困生活保障金975元生活,却把省吃俭用攒下来的积蓄捐给全街困难儿童,还决定百年之后捐献自己的遗体……
 
  
学生在清水塘社区开展雷锋志愿者活动。
 
  厚德沃土待好人
 
  4月,春意盎然,位于浏阳河畔的开福好人馆,前来参观的民众、团体络绎不绝。2018年1月建成开放的开福好人馆通过实物、展板、视频、VR等形式,讲述长沙市开福区各级各类道德模范、身边好人的典型事迹,展示当地在精神文明建设中涌现出的感人事迹。
 
  好人好报,德者有得。长期以来,开福区积极探索“身边好人”和志愿者回馈机制,让好人在奉献社会的同时,也得到社会的关爱,在全社会树立起了向“美”而行的标杆,“好人之城”名片愈发闪耀。
 
  开福区将全区先进典型事迹录制成声音故事,编辑成短视频,通过全媒体、多渠道传播。举办“崇德开福”等大型文化活动,邀好人代表作为嘉宾出席。对突出的典型人物优先推荐提名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做好事不图回报,是开福区好人的品格,让好人有好报,是党委政府的责任。”开福区文明办相关负责人说,让好人们感觉被需要、被重视是精神回报。
 
  开福区文明委制定了《开福区礼遇帮扶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实施方案(试行)》,从医疗、低保、就业、救助等方面对生活困难的先进典型人物给予帮扶。开福向区内“好人”赠送了好人礼遇卡,为全区所有的“中国好人”、四星级以上志愿者以及优秀志愿者代表购买了志愿者保险。
 
  好人故事,争相传颂。开福区举办开福“好人文化节”系列活动、开展开福区道德模范评选、广泛宣传推介好人事迹……在一次次褒奖、一次次创建中,“道德堤坝”愈加加固, “道德土壤”持续改良,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氛围更加浓厚,文明的力量不断凝聚升华。
 
  一个好人就是一个正的“能量源”,一群好人就是一个爱的“反应堆”。开福区发挥“开福好人多”的优势,放大“好人效应”,打造了好人馆、家风馆、好人主题公园、好人长廊、好人步道等,举办“开福好人文化节”,组建“好人大本营”志愿服务队,建设开福“新时代文明实践厅”,建立“社区好人榜”…… “好人之城”已成为开福区的最美风景和精神地标,不断刷新着城市文明的新高度。
 
 
 
开福好人馆。
 
  春风满城沁人心
 
  每周二,长沙市开福区清水塘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口热闹非凡,志愿者忙着为居民缝纽扣、改裤边、磨菜刀、剪头发……借助新时代文明实践阵地资源,社区免费为居民提供医疗、法务、生活服务等服务。
 
  在开福区的大街小巷,总能见到红马甲的身影,他们在学校门口劝导交通,在江滩上清理河道,在养老院看望老人……这样的场景成为城市里最显眼、最暖心的风景。
 
  群众在哪里,文明实践就延伸到哪里;群众的需求是什么,文明实践就做什么。开福区坚持“一把手引领”工程,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作为全区强化党建引领的重要组成,最大化整合人力资源,解决新时代文明实践“谁来做”的问题,确保工作落地见效。
 
  开福区整合各种资源、聚合各方力量,以体制机制创新激活源头活水,盘活了学校、图书馆、少年宫等基层单位,把文明实践活动拓展到小广场、家门口,进一步做深、做实、做优文明实践。
 
  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的主体力量是志愿者,主要活动方式是志愿服务。开福区注重活动策划,有针对性地开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主题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志愿服务的精准化、对象化水平,将文明新风吹入户。按照“成立项目—招募志愿者—实施项目—评估效果—优化项目”的流程,建立健全文明实践志愿服务项目工作制度;建立项目效果反馈机制,及时评估项目实施情况,不断完善项目内容、改进实施方法,从“讲好人学好人做好人”“助飞小候鸟”“卫你而来河你一起守护母亲河”项目,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也推出了如“麓园亭”“梧桐树下北里讲堂”“王家垅社区共享工具房”等项目。
 
  在推动文明实践工作落地落实过程中,开福区摸准百姓“口味”,推出适合百姓口味的“菜单”供百姓“点单”。区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根据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报送的“订单”,配套建立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派单”模式。线上,将各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收集的群众“点单”通过微信群、QQ群等形式“派单”至各志愿服务队。重点推出了“好人故事”“开福大讲堂”等一批栏目。线下,发挥志愿服务队在新时代文明实践工作中的重要作用。
 
  
 
“好人之城”开福区。
 
  从城市到乡村,从机关到企业……开福处处涌动着志愿服务的盛景。依托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开展“开福大讲堂”“我们的节日”等志愿服务活动4000余次。
 
  文明实践遍开福,时代新风奏强音。目前,开福区实现了新时代文明实践三级机构全覆盖,每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对照标准建立好志愿服务站,涌现了清水塘、四方坪、青竹湖、三角洲、砚瓦池等一批优秀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形成了15分钟新时代文明实践圈,切实打通宣传教育、服务群众“最后一米”。
 
  文明滋润城市,城市行稳致远。开福区连续五年社会公认评估排名全市第一,连续18年被评为全省“平安区县”,入选全国幸福百强区。在“志愿红”氛围加持下,开福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商户企业纷纷“用脚投票”,选择开福。
 
  “每一个人的文明高度,决定着一个城市的文明高度。只要每个人都呵护好自己内心文明的种子,就会不断聚起这座城市向上、向善的力量,为开福区高质量发展提供强大动力。”开福区文明委相关负责人表示。
责任编辑:姜政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