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引导激励各类创新主体加大研发投入、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结合信阳市全社会研发投入工作实际情况,信阳市市政府制定出台了《信阳市鼓励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措施》,其目的是为了加快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快速推动企业成为创新主体 ,优化服务营造良好创新创业环境。
4月20日,信阳市召开《信阳市鼓励加大全社会研发投入若干政策措施》政策解读新闻发布会。信阳市科技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晓赟,市科技局党组成员、副局长许永等领导出席发布会,信阳市委宣传部新闻发布办公室主任刘宁博,主持发布会。
据悉该政策的出台,有效激发了信阳市全社会创新创业的积极性,促使全市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达到23.4亿元,增长48.9%,增速排名全省第2;研发经费投入强度为0.77%,比上年提高0.21个百分点,增长量排名全省第四。
信阳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到234家,评价入库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达503家,累计发放“科技贷”资金3.4亿元;信阳高新区成功入列“国家队”,豫东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揭牌成立,拥有国家级各类平台载体(基地)14家,省级各类平台载体达140家,院士工作站、中原学者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农业科技园区等省级创新平台数量均位居全省前列。积极开展“苏信合作”、“科技招商”等工作,与苏州大学等进行深入科技合作;通过选派高校、科研院所高层次人才到企业兼任技术副总,解决企业卡脖子难题,“科技副总”工作经验做法被全省复制推广。全市科技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企业创新主体意识不断提升。
黄晓赟介绍说,在实施“十四五”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时期,信阳市委、市政府坚持将创新作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把科技创新摆在各项任务的首位,科技创新“关键变量”正在成为高质量发展的“最大增量”,下一步,信阳市科技局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工作的重要论述,聚焦“1335”工作布局,全面激发创新主体活力,大力聚集科技创新要素,以科技创新催生新发展动能,坚定走好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