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库门建筑是上海的标志。2001年,以石库门为主要建筑空间的上海新天地一问世,便在海内外引起轰动。其首创历史建筑开发性保护新理念,在保留石库门建筑肌理的基础上,修旧如旧并创新赋予其现代化商业价值。20多年的发展,“新天地”品牌不仅是上海的城市名片,还风靡全国,更成为全球二十大文化地标之一。同时,围绕新天地,周边的商业和居民区也相继开启更新改造,并逐渐形成围绕太平湖的“大新天地”区域,还成为港资企业在上海的集聚地之一。在项目所在的上海黄浦区的最新规划中,这里还被赋予实现海派生活文化复兴,打造“世界级复合功能都心区”的最佳实践的新使命。
250米层高的太平洋新天地T1大厦最后一方混凝土浇筑完成(主办方提供)
今次封顶的太平洋新天地商业中心项目由内地和香港企业联合开发,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为了与核心地标、上海新天地的风格一致,大厦的外立面幕墙特地采用菱形结构,每片4米高、共计千余片立体成形的“石库门”饰面,旨在保留这座城市的人文记忆。
上海新天地的开发方、香港瑞安集团董事局主席罗康瑞表示,未来将以赋能区域经济为目标,将“大新天地”板块打造成兼具商务、商业、人文、社交、绿色和可持续发展的世界级城市地标。也希望能为中国区域现代化建设带来更具创新的实践。作为一家有幸参与和见证祖国改革开放的港人企业,他们将继续深耕上海,为推进区域资源高效配置、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城市高质量发展,为人民打造更高品质生活而不懈努力。
港人独创的新天地品牌,成为全球二十大文化地标之一。这是“大新天地”板块的效果图(张帆摄)
上海市黄浦区区委书记杲云表示,“大新天地”在后续建设和发展中,将坚持历史传承、空间焕新、功能重塑相统一的理念,进一步传承城市文化记忆,做好区域内历史街区和建筑的风貌保护工作,让海派文化在城市更新中焕发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