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活化:文博旅游的高光热度

2022-03-22 15:32:15大公文旅 作者:米广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处处博物文化成为主客共享的美好生活空间,一条条寻常线路串联起“大而美”的精彩旅程。从央视《国家宝藏》节目的热播,到《唐宫夜宴》《只此青绿》的“出圈”,再到文创产品“考古盲盒”的火爆,足以看出大众对传统文化消费的旺盛需求,对精神文化生活的热切期待。这也促使文博人以更加开放的思维跨界合作,不断探索让文物“活化”的有效方式,使文物更好融入生活、服务人民。

 

  博物馆是一地重要的文化地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展示地,也是群众精神文化消费和体验的重要场所。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在文旅、媒体等共同努力下,文物不再是尘封的记忆,以更多鲜活的姿态走进了人们的日常生活。

  深挖内涵,文物“潮”起来,找到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结合点。河南博物院推出的考古盲盒,就是把考古代表的传统与盲盒象征的时尚结合起来,碰撞出火花,让大家体验到了发现文物的惊喜感、代入感和满足感,激活了年轻人的好奇心、求知欲和兴奋点。创新表达,文物“活”起来。《唐宫夜宴》从展示的文物中获得了灵感,让一群彩绘陶俑从博物馆里“走出来”,幻化成鲜活生动的唐宫少女,还原活化历史场景,瞬间唤醒了人们的历史记忆和文化认同,产生情感共鸣。科技赋能,文物“动”起来。新技术为沉浸式体验提供了发展空间,让厚重的历史文化能够穿越时空,古今对话变得真实可感,新媒体让文化精品以更快的速度、更强的力度传播出去,形成网络顶流,引发公众围观。

  以创意为博物馆文物赋能,不断丰富其存在形态,拓展其展示形式,让文物的存在形态更加立体、鲜活、动人。博物馆“活”起来,与群众走得更近。文物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要将进博物馆作为中小学生课外活动的常态内容,让数字博物馆更加深入人心。例如:山西将博物馆“搬进”地铁,打造“地铁里的博物馆”,将24类博物馆藏品以浮雕壁画形式进行呈现,让博物馆文物与百姓生活无缝衔接。

  博物馆“活”起来,与生活亲密接触。要让博物馆里的文物通过文化创意等形式,以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与之相见,在潜移默化中不断吸引、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注意力和品鉴力,使他们由爱文物进而爱生活。做好中国文物价值解读、中国文物主题游径、文物云建设工程、展厅国际推广工程、中外联合考古、濒危文化遗产抢救。

  博物馆“活”起来,与时尚相携并进。博物馆文物活化要与年轻人的需求相结合,以时尚、品质、品位为引领,使博物馆文化产品成为年轻人高品质生活的一部分。无论是“国潮”主题、“盲盒”文化,还是品牌联名款,都是博物馆与时尚生活紧密衔接的代表,也是博物馆赢得年轻人的重要法宝。文博旅游热的背后,从活起来到潮起来的不单单是文物和文化,更是国人心中泛起的历史和文化自信! (文图:米广弘,大公文旅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王怡婷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