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汾阳杏花村:牧童遥指处

2022-04-20 17:27:39大公文旅 作者:米广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一首诗让一个山村名扬天下,唐诗中确证就是现实中的杏花村,也是巧合,我去汾阳杏花村正是清明前后的阴雨天,和诗里的环境正相符。


 

  杏花村镇是汾阳西北大镇,路边无数汾酒销售门脸簇拥着汾酒厂的大门。进入厂区,空气中夹杂着浓浓的杂粮熏蒸发酵的味道,和很多醋厂里的味道一样。来这里参观,首推汾酒博物馆,汾酒迷可以看到当地悠久的酿酒史,元明清以来的酒器保存也不少,记忆最深的是明代一大酒缸上写着“酒美人和”四个大字。博物馆里有古代制酒作坊展示区、品酒区等。汾酒是清香型白酒的典范,以个人的感受,正宗的汾酒是喝过不上头的。

  看过博物馆,继续走向深处,是酿酒车间和酒库。酒库按照年份不同,分别储藏。车间里,工人们忙碌着,大锅里冒着热气,都看不清有几人在工作。蒸馏、装缸、密封,静待,这样的过程就是收获的过程,如老陈醋。不耐心等待就不会得到更好的,这也是中国传统白酒的宗旨。

  杏花村镇又分东、西堡,这一带曾是无数汾酒作坊的聚集地。如今,东堡尚存一处旧址——义泉泳酒坊和晋裕公司门面房。外墙上嵌有民国六年(1917年)“申明亭酒泉记碣”,其中写道:“汾酒之名甲天下,而以申明亭为最,并在巴拿马赛会上冠绝岛国,荣获金牌奖。”讲的就是1905年汾酒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牌的事。

  酒坊内有古井亭,墙上有明末清初书法家傅山所书“得造花香”石碣一方,堪称杏花村汾酒文化史上最为珍贵的墨宝。现在的亭子只有半间坡顶,亭下是已经被封闭的古井。有好酒处必有好水。当年这一带在山前地区、汾河沿线,地下水脉丰富,历代汾酒之盛正是得益于此。现在旧址上建起传统汾酒制作工艺流水线,有工人按照传统方式制酒,观者可以在发酵味道中一睹名酒的诞生过程。蒸熟的原料在埋在地下的大缸里持续发酵28天,这个过程和汾酒厂里看到的一样。

  汾酒厂附近有一座远近闻名的太符观。道观不大,部分建筑被毁,如今只剩下一进院,访客很少,十分清静。悬山顶的三座牌坊式山门比较少见,山门墙壁上镶嵌着精美的“二龙戏珠”琉璃砖雕。走进观内,北部正殿是出檐深远的“昊天玉皇上帝之殿”,殿内塑像、壁画、悬塑俱全。

  太符观院内还存有北朝隋唐造像碑。其年代久远,石质疏松,细节已经看不清楚。其中最有名的一块是曾被顾炎武、梁思成和林徽因考证过的《任敬志等造像碑》,刊刻于北齐天保三年(552年)。其高近2米,分3层佛龛,第一层雕一佛,第二、三层为一佛二菩萨像。佛龛和碑身两侧均为佛弟子和供养人题记,其中出现多位复姓“相里”的人物。相里一姓据说本出黄帝之后,春秋晋国大臣里克被杀后,家人逃难中改姓相里,杏花村一带的大相村、小相村就是其族人聚居地。这类十分稀少的复姓,已经很难遇到。

  梁思成、林徽因当年曾访问过的古迹,在《晋汾古建筑预查纪略》中多有记述,如今大多已不存。让很多人思绪万千的一张照片是梁思成抓拍的,黄昏时,林徽因和一座低头的铁佛对视。那是穿越古今的一刻,铁佛所在的古寺就是小相村的灵岩寺。当年他们夫妇到访时,寺中尚存明正德时期铁佛五尊,现下已都是民居了。

  如今杏花村成为了汾酒集团公司所在地,也是酒文化的古都、旅游胜地。这里展示了杏花村的酿酒史,同时也展示了酒文化的风采。(文图:米广弘,大公文旅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王怡婷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