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于“天下巨观”处寻找足迹——游恒山悬空寺

2022-05-12 14:46:17大公文旅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古人春风得意,是因为登科;徐霞客春风得意,却因为登程。

  用今天的话说,他一辈子“在路上”,寻找属于自己的“诗和远方”。明末清初文学家钱谦益所说:“徐霞客千古奇人,《游记》千古奇书。他的足迹遍及明代两京十三布政司,相当于现今的19个省、市、自治区,东到普陀山,西到腾冲边陲,北到长城、盘山,南到罗浮山,从名山大川到僻静乡野,他一边旅行一边记录,留下了长达63万字的《徐霞客游记》。其中《游恒山记》短小精悍,文字优美,写景与抒情结合完美,可堪一读。

  被列为中国“五岳”之一的恒山,历史上有一长串名称,分别叫常山、恒宗、元岳、紫岳。恒山尊称“北岳”,成为中原之北地的万山宗主,相传是4000多年前舜帝北巡时叩封的。后来,秦始皇为敕封天下十二名山,也曾亲临恒山。人们概括五岳,说泰山雄,华山险,衡山秀,嵩山奥,而恒山独得一个“奇”字。唐太宗在《祀北岳恒山文》中所说:“宝符临代邦之美,灵蛇表阵势之奇。”

  《游恒山记》通篇充实丰满,不但山景风光尽显笔下,而且活脱脱刻画出登山之人的勉力求索,与《游雁荡山记》之形象刻画有异曲同工之妙。浙江乐清的雁荡山名气很大,素有“海上名山”之誉,自唐宋以来,游者云集,它的幽、奇、险、峻深深地吸引了世人。

  天下名山,有“奇”字之称的并不少,如黄山、庐山、武夷山、张家界等,那么恒山的“奇”表现在哪呢?北宋画家郭熙说:“泰山如坐,华山如站,嵩山如卧,常山如行,衡山如飞。”常山即恒山。一个“行”字,道出了恒山重重叠叠的山峰奔突腾跃、逶迤磅礴的地貌特征和气势,让原本静态的山呈现一种极具动感的美。恒山总体面积不大,山脉长而窄,群峰几乎在一条线上倾斜排列,恰像一条巨龙驮着“龙翅”由西南向东北飞驰。这便是它的“奇”了。

  但凡天下之山,“奇”与“异”常连在一起。恒山在历史上也明显“异”于别的名山,其表现在于古代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让这里成为名冠天下的战场。春秋时,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战国时,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西汉时,匈奴借恒山而争天下;东晋时,慕容氏踞恒山而威天下;北魏时,拓跋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北宋仗恒山而守天下;金代恃恒山而鞭天下;元朝跨恒山而得天下……所有这些,都是恒山异于其他“四岳”,并最可引为自豪的。也正如此,恒山还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的称誉。

  恒山最为“奇异”的风光,在悬空寺。当人们长途跋涉,穿越无数荒山峻岭后抵达恒山时,最先映入眼中的便是悬空寺。“天下名山僧占多”,自古名山多古寺,但寺庙多建在根基牢固、视野开阔的山麓或山顶,很少隐藏在半空的绝壁中,而悬空寺是个例外。不知道古人为何要选择在这么一处势如累卵的峭壁上营建殿阁。或许,那时他们并没有刻意让悬空寺成为不朽的作品,而只是几个建筑工匠纯粹出于天然的制作激情罢了。

  悬空寺的殿宇楼阁,由低向高三层叠起,高低错落,离谷底将近百米,完全依附于绝壁之上。登寺的石径亦掩隐在岩缝之中,给人以上天无路之感。人在远处抬头张望,只见层层叠叠的殿阁,仅用十数根细细的木柱子支撑起来,仿佛稍有风吹草动,就会随时倾塌似的。进入其间,木制楼梯与明廊或暗廊相互沟通,迂回曲折。行走其上,步伐摇晃,不时传来“清空、清空”的声响,使人深切体会到“悬空”的惊险。

  悬空寺布局凌空危挂,险象环生,阁楼廊道似虚而实,似危而安,实中生巧,危里见俏,让人每踏出一步都会触目惊心,灵魂战栗,又让人觉得每进一步皆是美如画卷,妙不可言,同时还有一种奇险感紧紧地抓住游人的好奇、好胜之心。历史就这样在无意间造就了奇迹:这座被称颂了1500多年而且将继续被称颂下去的寺庙,就这样成为千秋万代的建筑艺术典范,大旅行家徐霞客赞美悬空寺为“天下巨观”。(图文:米广弘,大公文旅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王怡婷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