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小米文旅秀

广东中山:不是茶乡 却胜茶乡

2023-02-07 16:34:57大公文旅 作者:米广弘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广东中山人爱茶的历史由来已久,中山是一个几乎不产茶的城市,但在这座城市中百姓生活处处少不了茶。

  中山旧名香山,而古香山是孤悬珠江口外伶仃洋上的岛屿,境内土著不多,“土旷民稀”。南宋起,历次战乱中,中原人和江南人大规模南迁,使得境内人口不断增多。南迁到此的人们仍然保留着喝茶的习惯,直到改革开放前,中山南部地区农家最喜欢的仍是自制的梅叶茶,尤其在炎炎夏日,田间劳作回到家,喝上一口,甘甜解暑,疲劳尽消。而六安茶则是普通人家的挚爱。六安茶产自安徽六安,南迁的移民尤其爱此茶。一则是思念故乡和祖先,二则是取其好意头,祭祀和喜事都少不了它,尤其是出远门,还要带些在身上祈求平安。

  早上8点,中山城区的不少餐厅,餐桌星罗棋布,数以百计的茶客,熙熙攘攘,煞是壮观。他们很多都是独自坐在一张桌子的一侧,自如地泡着那碗儿铁观音,就着小笼屉里的茶点,品着、喝着,偶尔随意看着大厅一侧的电视,好不自在。对于中山的老年人来说,很多人的早晨都是这样开始的。中山老年人多喜欢喝红茶和普洱茶,也有铁观音、花茶等。在这种早茶餐厅中,茶叶可以自带,酒店供应水,每人交茶位费就可以。

  等茶喝饱了,才开始吃早饭,吃完后还喝茶。这样的“喝—吃—喝”流程,为了消食解腻。

  在很多餐厅的手推车上,有一个个竹编的小篮子,里面是花花绿绿塑料袋包装的茶叶,可以随意挑选。除此之外,更有几十个小笼屉,装着各式各样的点心。中山早茶有几种传统点心,比如白糖糕、黄糖糕、金咤等,做得又漂亮又好吃。像金咤就是这里特有的,还流传着“吃金咤,烫到背”的说法。金咤是裹着肉馅的糯米团,汤汁很多,一咬,汁就顺着流下来。往往嘴馋的食客去舔汤汁的时候,手一抬高,汤汁又从金咤里流出就烫到了背。

  中山人喝早茶,讲究一盅两件。一盅便是一壶茶,两件就是两样小点心。

  中山的茶楼可以追溯到明清,最初是适应商业的需要,作为客商洽谈生意的交际场所而出现,以后逐渐变成市民日常的生活习惯。清以前的茶楼大都在悦来路一带,晚清较有名的如茗园、太白楼等,上世纪初逐渐扩展至孙文路,如龙凤、四强、华南等。中山的茶楼均是粤式茶楼,与饭馆合而为一,以前只做早市,午市和晚市经营饭餐。一壶茶、两件点心、几份报纸,老顾客就这样在茶楼度过早茶时光。

  中山人也喝白茶。其中的寿眉性中庸,不寒不热,香味浓郁,且有防暑解毒的功效,过去缺医少药,民间也有用陈年寿眉茶给患麻疹的幼儿退热。过去如果没钱买茶,人们也会摘龙眼叶、荔枝叶自己晒干、炒制做成茶叶喝。如今中山的荔枝红茶,已经和过去不一样,真正是用茶叶和荔枝果制作。

  中山人爱茶的传统,一直在血脉中延续着。中山是有名的侨乡,祖籍中山的华侨,也离不开茶。不仅逢年过节回来,一定要喝茶,而且还要带茶出去,送给亲朋好友。现在中山也流行着一种颇具本土特色的新茶,沉香茶。茶叶已成为了中山人心中最好的礼物。对于中山人而言,茶已是一种符号,茶文化已经有很深的底蕴。

  中国茶在世界的影响力,也离不开华侨的力量,他们也成为了实际的推广者。在国外的唐人街,常能看到茶的身影,华侨也会做一些茶生意。他们一直也致力于通过华侨的力量,将中国茶推广到海外去,让世界各地的人都知道中国茶、都喜欢中国茶。(文图:米广弘 大公网特约作者)

责任编辑:张菡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