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文旅V观察 > 香江风情

误入“桃花源”──漫游大坑

2022-07-05 12:04:27大公文旅 作者:殷楚红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横跨小巷的斜生榕树。\作者供图

  相信问起大多数人从天后到铜锣湾会经过哪里,回答都会是沿着高士威道、怡和街、轩尼诗道差不多就到达繁华的商圈。模糊的“城市印象地图”里最显著的应该就是横跨两个港铁站的维园和造型颇为折衷的香港中央图书馆了。然而一次漫步中,无意间从天后站附近的铜锣湾道入口一拐而入,于是自己也有幸成为“误入桃花源”的陶渊明,得以在大坑这一有着百年历史的地区信步漫游,感受不一样的城市氛围。

  查阅史籍得知大坑原是香港岛的一个百年古村,因本区一条很大的大坑明渠而得名“大坑”,明渠当时连通维多利亚港,现时维园一带填海区在当时还是汪洋一片。在发展过程中,便利的连锁店、吸引城市潮人打卡的文创小店、咖啡店逐渐取代多数街坊气息十足的生果舖、电器舖和家族经营的杂货舖。很多人忧心这种城市更新潮流下社区人情味的消失,但真正走在这一街区,哪怕昔日的建筑实体早已不复存在,但在其空间格局、街道网络以及生活气息中依稀感受到历史的余韵。无论是坚守于此的居民抑或是新迁入的潮流青年,有人参与的历史便是活的历史,每一代人都会对这一区有自己的理解和体味。

  走在铜锣湾道上,忽明忽暗的天色竟是因为街道两侧不时出现的巨大榕树树冠偶尔相接,令人“不辨昼夜”。街道一侧杂糅分布的各式小舖风格各异,一家西式风情十足的小酒馆旁是一家看起来就“历史悠久”的物料公司,入口开放式的吧台和香港旧式铁闸门仅半米之隔,像是出自某解构主义大师的城市拼贴画。目光忽被一幢白色的充满现代主义感的建筑吸引而进入莲花宫东街,不宽的道路两侧排列着高层住宅楼,仰头直至九十度才可见轮廓曲折的一线天空。然而“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在一座红砖建筑的尽头,眼前一片开阔,绿意盎然,山涧水道湍急的水流潺潺作响,台地上两只中式凉亭“伏地而坐”,古朴沉静。穿过莲花宫公园,正要拾级而下,又见一棵“野蛮生长”的榕树妖娆而立于一侧,树根几乎垂直生长在两米左右宽小巷一侧的石墙上,树木上半部却斜向对面建筑的二层平台,不知是为了更多的阳光还是养分,它选择在彼岸落地生根,扭曲遒劲的枝干倔强而韧性十足,竟有几分人的性格。

  站在大坑的主街浣纱街,一排排七层为主的旧式唐楼出现在眼前,旧唐楼上层为居住空间,首层主要是沿街商铺,商铺前整整齐齐分布着一排铁皮屋小舖,浅黄、亮蓝、深绿……各式颜色令整个街道都明丽起来。傍晚时分,铁皮屋小舖收工,餐饮街舖则充分利用唐楼上部出挑空间和铁皮屋伸缩顶棚共同形成的半开放、半私密的人行道作为户外餐饮区。设想坐在此地,品尝美食、畅饮美酒、两三友人、晚风习习、好不自在。主街一侧是若干平行布置的次街,每条街的名字的背后都有一个小小的历史故事:书馆街得名于创办于一九○九年的收容贫穷子弟读书的义学;施弼街得名于港英时期曾担任新界土地办理注册副地政官的公务人员Bruce Shepherd;京街的英文名虽是King's Street,却和英皇道(King's Road)不同,因为它源自港英时期曾任消防队消防总长的Thomas Henry King的人名……

  一个一百五十多年前的客家村落,一条条纵横交错、中西交融的街道,一幢幢饱经历史沧桑演变的旧式唐楼,一间间传统和现代激烈碰撞又和谐共生的舖头,一个自我更新、不断生长的社区。“隐匿”于铜锣湾和天后之间的大坑,美如桃花源。

责任编辑:王怡婷
大公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