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宋楷战:让民间泥玩变艺术品 把老祖宗手艺传下去

2022-08-01 10:06:11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在河南省鹤壁市浚县西杨玘屯村,上到80岁的老人下到五六岁的孩子,家家户户、每一个人都会做“泥咕咕”,全村六成的村民从事泥咕咕的创作、生产、销售,被誉为“中国第一泥塑村”。作为土生土长的杨玘屯村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说,泥咕咕有上千年的历史,是祖先留下的宝贵财富。泥咕咕不只是玩具,而是能唤起儿时记忆的艺术品,应当是珍贵的藏品。我们泥咕咕艺人有义务把它传承下去。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泥咕咕”代表性传承人宋楷战

  一块泥巴能承载怎样的历史文化?近日,记者走进国家级非遗泥咕咕的发源地——西杨玘屯村,墙壁彩绘、村中泥塑、栏杆雕刻……处处都能看到泥咕咕的元素。这里曾是黄河流经的地方,由于常年河水的冲刷,形成了非常适合制作泥塑的黄土胶泥,是泥沽沽的集中产地,素有“泥玩具之乡”之称。

  因能用嘴吹出“咕咕”般的响声,浚县民间泥塑小玩具被冠以“泥咕咕”之名达上千年之久。泥咕咕造型简炼丰满,淳朴生动,粗犷豪放,形简神妙,大的50厘米,小的只有4至5厘米,黑色、大红、大绿、纯白等原色绘出的各种花纹,给人强烈的视觉冲击,寄托了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希望。

  在该村的憨刀文化创意园内,宋楷战带领着几个村民对手上的泥咕咕精雕细琢。憨刀艺美术馆里,众多用黄河胶泥捏制而成的泥咕咕题材众多、琳琅满目,不仅有常见的家禽、传说中的瑞兽,还有历史人物甚至文艺作品中的角色。

  “以前颜料欠缺,村民作为捏制者没有美术基础,只能选择身边可取可用的材料进行上色,有的村民就用墨汁上底色。”宋楷战解释,现在颜料丰富了,泥咕咕的色彩变得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要求。

  投身擅长领域没日没夜钻研

  作为一个农村娃,宋楷战打小就喜欢用泥巴做泥咕咕。“我六七岁就开始捏泥咕咕,是打心眼里喜欢它。”宋楷战说,“初中毕业后,我也出去打过工,但总觉得那些工作不是自己擅长的,也不是自己想要的。后来我又回到村里,成立了公司,加入合作社,带动村里发展泥咕咕。”

泥咕咕造型粗犷豪放,形简神妙

  凭着对泥塑的一股热爱,宋楷战投身到这个自己擅长的领域,一门心思研究起泥咕咕要把泥咕咕文化发扬光大。宋楷战的工作室起初就设在自家的几间旧房子里。他不再像父辈那样只在农闲的时候捏,而是没日没夜地在他的小天地里钻研。

  对于宋楷战来说,经常为寻找一处好的黄胶泥跑遍村庄的整个山坡,捏制泥咕咕是一种生活,最开心的是跟泥在一起。他的手艺练得炉火纯青,普通泥塑对他而言已不在话下。

  泥咕咕造型夸张,承载和记录着悠远历史积淀下来的民俗民风。宋楷战认识到,泥咕咕的地域性太强,外地人不容易接受。因此,他对泥咕咕进行了造型创新。

  随着市场需求变化,泥咕咕造型不断丰富,有十二生肖、飞禽走兽、水浒人物等一百多个品种。“现在,加入一些新颖文创元素,让消费者摆在家里更好看,也更具市场化。”宋楷战说。

  让优秀的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

  当2006年泥咕咕有了国家级“非遗”身份之后,西杨玘屯村也被命名为“泥玩具之乡”,宋楷战就开始思考“如何将原生态的泥咕咕融入现代人的文化生活,是我们泥咕咕艺人必须思考的问题”。他希望除了艺术收藏人士,泥咕咕还能被更多现代人所喜爱,让泥咕咕不再是老百姓手中几毛钱、几块钱的泥塑产品,而是上升到一种美术与文化的高度,变成一件具有国际视野的艺术品,让老祖宗留下的手艺传承下去,让泥咕咕文化发扬光大。

泥咕咕造型不断丰富(冯雷摄)

  只有留住手艺,才能传承匠心,让优秀的传统工艺继承和发扬下去。宋楷战意识到,只有让年轻人了解泥咕咕这门手艺,才有机会让它传承发展。近年来,宋楷战与大学进行合作致,让专家学者、高校学生走进村里,把泥咕咕带进大学讲堂,组织泥咕咕技能大赛,向年轻人宣传泥咕咕文化,做到了学院艺术与民间美术的深度融合。泥咕咕还跟着中国孔子学院走出国门大放异彩。

  “通过专家教授、学生、手艺人一起比赛,不仅能够促进文化交流,也想看看杨玘屯村到底有多少年轻人、老手艺人在做泥咕咕,有多少人能传承泥咕咕。”宋楷战表示,通过几次比赛,看到大家之间的和谐与思想观念的转变,更有信心把泥咕咕文化发扬下去,更有责任把老祖宗留下来的手艺传承下去。

  经过多年打拼,他的公司拥有9个手工作坊、8个烧制窑炉,吸引周边多名下岗工人和返乡农民工到公司就业。近些年,宋楷战打造了黄河文化产业孵化园、泥咕咕美术馆、泥咕咕销售平台,也整合了一大批年轻人,让他们看到了希望。如今,学习泥咕咕手艺的年轻人越来越多,只有延续,传统手艺才有温度。

  对于宋楷战来说,泥塑制作已成为自己身体的一部分,是儿时看到泥咕咕作品时的惊艳,是看到越来越多的人关注这项工艺时的满足,也是带动全村发展的一份热情,不再是少年,但永远保有少年的热血。他说:“我们在将来的发展上,我们会想把泥咕咕在各种领域上,让它绽放它自己的光彩。”

  千年庙会滋养泥咕咕

  泥咕咕最早来源于远古时期人们对于鸟的信仰和图腾崇拜,只是在隋唐时期得到了发展和壮大。浚县“泥咕咕”不断传承发展背后所依赖的是浚县古庙会。据史料记载,北魏时期庙会出现,泥咕咕随庙会的开展而走入百姓家。

  同样是国家级“非遗”的浚县古庙会被誉为“中原民俗文化的活化石”,从每年正月初一至二月初二,历时月余,规模宏大,各种民间文艺表演团体、风味小吃、泥咕咕等手工艺品充满庙会的各个角落。每到庙会,很多游客慕名而来,泥咕咕出现在庙会每个角落,也成为大家必买的一件商品。

  售卖泥咕咕大多是浚县村民,其中杨玘屯村村民居多。每年秋收之后,村民就地取材储备黄胶泥,天气转凉全家人便开始制作泥咕咕,等到正月初一庙会开始,村民便拿去售卖。

  在庙会售卖是泥咕咕多年来的生存状态,有了千年庙会的滋养,泥咕咕才能发展至今。有村民表示,如果没有古庙会,也就没了泥咕咕。

  浚县“泥咕咕”数千年的传承历史,传递着各个时期的文化信息,是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泥咕咕作为一种文化现象,被众多民俗专家称之为“历史的活化石”,为学界提供了一个值得研究的文化空间,从而使其具有较高的文化价值,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

  搭上电商快车影响力不断扩大

  彼时,浚县“泥咕咕”以小手工作坊生产为主。农闲时节,全家男女老少围坐一起,和泥、造型各司其职,技艺娴熟,晾干的泥咕咕在自家小土窑进行烧制。每家每户的窗台上、墙头上、灶台上,到处都摆满他们精心制作的泥咕咕。

  现如今,泥咕咕依赖千年庙会发展多年,而附近村民也凭借捏制泥咕咕手艺获取收益,走向致富。目前,西杨玘屯村拥有泥塑作坊、工作室290个,泥咕咕非遗传承人二十多位,全村60%村民从事泥咕咕的创作、生产和销售工作,年销售总额达2600多万元。

  在一村民家中,全家人正在捏制泥咕咕,娴熟的制作技法,流畅优美的颜色线条,活灵活现的生肖牛造型的泥咕咕就制作完成。该村像这样的家庭式泥咕咕作坊还有很多,泥咕咕已经成为该村致富的支柱产业。这些精美的作品通过电商销售,发往全国各地,成为消费者摆在家里的艺术品,小朋友手中的玩具。

  早前,有网友在微博上晒出杨玘屯村一位七旬老人手工捏泥咕咕50年,年入十万元,给孩子盖了楼房娶了媳妇,生活越过越富裕。

  “这几年,搭上电商的快车,村里‘泥咕咕’的销量实现了一个又一个飞跃。”宋楷战说,在电商直播的带动下,泥咕咕的影响力不断扩大。

责任编辑:李辉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