湄南河又名昭披耶河,是泰国河流中水量最大、长度最长的河流,有泰国“河流之母”之称,同时也被誉为“东方威尼斯”。源于泰国西北部的掸邦高原,上源由两条自北向南的较大河流--宾河、难河汇成。两河在那空沙旺汇合后,始称湄南河。汇合不久从右岸分出最大支流素攀武里河,该河与干流平行,南流入曼谷湾。湄南河在分出支流后,继续南流,纵穿泰国西南部,于曼谷附近入曼谷湾,注入南中国海。总计全长1352千米,流域面积17万平方千米。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沿海平原属热带雨林气候。森林面积广阔,覆盖率为25%,有各种热带常绿乔木和季风林木,如榕树、榉树、金鸡纳树、柚树、铁树、芒果树等。内河和泰国湾盛产各种鱼类。主产橡胶、木薯、甘蔗、绿豆、麻、烟草、咖啡豆、棕油、椰子果等。
湄南河流域大部分在中部平原上,平均海拔不到25米,曼谷周围海拔高度还不到2米。湄南河流域是泰国耕地集中的地区。湄南河的水量随季节而急剧变化,干、雨季的流量相差达15010多倍。干季时流量仅150秒立方,雨季则达2000秒立方,因而雨季河流泛滥,带来一层肥沃的泥沙。稻田灌溉基本上依靠天然泛滥。
在湄南河及其支流上游览,最引人眼球的,要算是那些宏伟壮丽、金光闪闪的寺庙、佛塔。这一群群多姿多彩的佛教建筑,与市内高层建筑、居民住宅混建在一起,构成一道奇特、亮丽的风光。庙宇建在河左岸的较多,曼谷市内约有一万多间,所以泰国享有"千佛之国"、"黄袍之国"的声誉。在湄南河及其支流两岸,有几座著名的寺庙:一是玉佛寺,它与大王宫相连,整座佛寺装饰得金碧辉煌,富丽堂皇。大雄宝殿内供奉的翡翠玉佛(释迦牟尼),是泰国最重要最有价值的镇国之宝。二是郑王庙,位于湄南河西岸。它曾被定为郑昭王(郑昭王之父是华人)的御用寺院,其最富吸引力的建筑物是位于正中的"拍攀"大塔。这塔高79米,在晨曦之际,阳光照射,宝塔的顶峰会发出万丈光芒,因此寺庙又被称为黎明寺。三是卧佛寺,又称菩提寺,它与郑王庙正好隔岸相望,是曼谷最老和最大的寺院。寺内供奉着一尊独特大卧佛。这里一向被视为泰国第一所民间教育中心,故享有"泰国第一大学"之美誉。此外还有王孙寺、金佛寺、金山寺等著名寺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