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竹山村:千年深山苗寨换新颜

2023-06-07 14:39:00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苗寨女人们的迎门酒  傅春桂 摄

  竹山村是湖南省凤凰县纯苗族聚居古村落。近年来,该村深挖特色文化,保护绿水青山,换来金山银山,走出了一条文旅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实现从深度贫困村到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的华丽转变,成为全国脱贫攻坚交流基地、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入选建党百年红色旅游百条精品线路之“精准扶贫·首倡之地”精品线路。2022年,接待国内外游客25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518余万元。

  乡村景区化,村寨环境“美”了起来

  设施完善了。为发展旅游,积极实施村级游客服务中心、生态停车场、文化广场等项目,先后建成《爱在竹山》沉浸式体验景区、竹山苗岭无边界泳池、竹山乡居民宿等,实现“村在景中,村因景更美”。村落保护了。落实传统村落保护资金300万元,对古苗寨进行全面保护修缮。乡风更好了。开展美丽乡村四季摄影赛、“苗族食俗”厨艺大赛、评选“孝老爱亲模范”、文艺“双送”惠民等系列活动,增强传统村落凝聚力。

  文化生活化,村子文化“兴”了起来

  民俗文化助力生活变“场景”。厚重的农耕文化赋能,村民日常生活被“包装”成旅游“场景”,赶牛犁田、簸谷晒谷、舂碓稻谷、石磨豆花、纺纱织布、竹编工艺等农耕体验游成为游客打卡点赞的网红项目。民俗文化助力村民变“演员”。将传统农耕文化、苗寨婚俗文化、苗族非遗文化等融入《竹山花开》情景剧、“爱在竹山”沉浸式农耕文化体验景区,让来自各地的游客品味神秘苗乡文化,感受苗族人民的能歌善舞和热情好客。

  民俗文化助力特色民宿建设。租用村民闲置民居,植入农耕、民俗、服饰等特色文化元素,打造“竹山乡居”等高端乡村民宿,让游客躺在乡居感受民族文化魅力。

  群众多业化,村民钱袋“鼓”了起来

  村民变股民。建立“企业+村集体+农户”模式,引导村民以民居、土地、山林、资金等作为股份注入专业合作社,实现盈利共享。按照每人2000元标准,引导景区及周边村民入股旅游开发公司,每人每年享受固定收益160元,2019年至2022年累计惠及3万余人,2022年公司帮扶8个乡(镇)82个村2402户,脱贫户及监测对象14980人,支付委托帮扶、教育基金、村集体经济等410余万元。

  资产变资金。整合盘活闲置土地和特色民居,引导农户以土地使用权流转、房屋租赁或出售等方式转给企业统一开发,土地流转租金每亩300元至500元,搬迁户老宅租赁年均净收益3000元至8000元,并按三年递增5%的标准补助。对160多栋古村落民居进行挂牌保护,每栋每年发放300元保护资金,实现资源有效保护利用和村民增收。

  务农变务工。通过公益性岗位安置一批、景区就业安置一批、文艺表演安置一批、旅游项目用工带动一批、旅游服务就业带动一批“五个一批”的方式,解决村民就地就业问题,旅游合作社提供就业岗位232个,村民岗位收入达655万元。(傅春桂)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