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梨园失泰斗 追忆杜近芳\叶中敏

2021-04-30 13:14:03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京剧《桃花扇》中,杜近芳饰演李香君。\资料照片

  京剧表演艺术家杜近芳女士,本月十七日在北京逝世,终年八十九岁,菊坛又殒落一颗巨星,广大戏迷观众则慨叹再也找不到这样美丽动人的“林娘子”和“白素贞”了。

  杜近芳在京剧界的声誉和地位已毋庸置疑,然而,其在京剧表演艺术上的贡献,将会随着斯人的远去而会为更多的人所认识和肯定。杜近芳一生最大的成就就在於“承先启后、推陈出新”八个字。

  众所周知,京剧“四大名旦”:梅兰芳、程砚秋、尚小云、荀慧生,是京剧旦角表演艺术上四座不可逾越的丰碑,直到今天,戏校教学和青年演员在舞台的演出,仍是萧规曹随,跟着前人足迹而不能“逾矩”,否则就会招来什麼“不梅不张(张君秋)”的批评。

  转益多师 自成一家

  然而,早在出道之初,杜近芳就已经不甘於“一家一派”的门户之见,而是“转益多师”,先是拜在“通天教主”王瑶卿门下,一九四九年再拜梅兰芳为师,不为“王派”或“梅派”的称号所桎梏。而由於她天赋极佳、又勤奋好学,确实是不可多得的“苗子”,两位大师也全无芥蒂,对这位女弟子给予悉心的教导。杜近芳也聪明地兼收并蓄,演《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传统“骨子老戏”唱“王派”,演《霸王别姬》、《贵妃醉酒》、《宇宙锋》和《凤还巢》等梅兰芳新编名剧,则理所当然地唱“梅派”了。

  也正因如此,在艺术道路上,杜近芳一方面继承“王派”刚劲有力的唱法,同时又充分吸收了“梅派”比较委婉华丽的特点,而且充分运用女性嗓音比男旦甜美清润和灵巧的天赋,逐渐形成了自己自然明亮、刚柔并重的唱腔和表演风格,很快便走红於京津和沪上,先后与当时已成名的老生谭富英、杨宝森等合作,大受欢迎。

  新中国成立后,杜近芳加入中国京剧院,与李少春、袁世海、叶盛兰合作,号称“四大头牌”。五六十年代,是杜近芳艺术上创造力“大爆发”的年代,与李少春合作京剧电影《野猪林》(港放映时名《林冲雪夜歼仇记》),更令她声名大噪。她在剧中饰演林冲的妻子,扮相端莊秀丽,遊东嶽庙、长亭送别,最后以死反抗高衙内的逼婚,唱做真切动人,令观众留下深刻印象。

  同一时期,杜近芳主演的改编剧或新戏,如《白蛇传》中的白素贞,《柳荫记》的祝英台、《桃花扇》的李香君和《谢瑶环》中的谢瑶环,都进一步确立了她在京剧舞台上独当一面和自成一家的地位。而一九四九年以后,男旦逐渐式微,杜近芳彰显“女性化”风格的唱腔和真情流露的表演,几乎成了所有青年女旦角演员模仿和学习的对象,《断桥》中“小青儿且慢举龙泉宝剑”大段唱腔,已如《坐宫》中铁镜公主“猜一猜驸马爷袖内机关”一样,成了经典唱段。

  承先启后 推陈出新

  杜近芳在艺术上的成就,除了在“四大名旦”的基础上对旦角唱做有所突破和发展外,另一项更令人刮目相看的建树,是她的勇於创新和与时俱进。

  六十年代初,京剧现代戏提上议事日程,改革迫近眉睫。杜近芳和李少春面对新形势和新任务,迎难而上,排演了现代京剧《白毛女》,杜近芳演喜儿、李少春饰杨白劳,一段“红头绳”唱段:“人家的闺女有花戴,我爹无钱不能买”,真切感人;还有《红色娘子军》中的琼花,几乎彻底“颠覆”了京剧旦角的唱做和表演,但杜近芳都令人惊讶和信服地做到了。

  杜近芳一九八五年曾随团到港演出,当时她已年过半百,与袁世海合演《霸王别姬》,唱功、身段和舞剑,风采仍不减当年。台上杜近芳一丝不苟,台下的她却和蔼可亲、平易近人,当时团中有刘子蔚、宋小川、刁丽等一批青年演员,有一次排练休息时顽皮地模仿杜老师舞剑的表情和动作,被碰见了,各人吓得不敢抬头,但慈祥的杜老师只是笑嘻嘻地假装生气,拍拍年轻人的头,就过去了。

  京剧界讲“德艺双馨”,杜近芳当之无愧,一生继承发扬“王派”、“梅派”,晚年悉心培育新秀丁晓君、窦晓璇,功业永留戏迷心中。

责任编辑:楚长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