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焦点 > 正文

陈玉树应邀为国家博物馆创作《松风》

2021-02-05 15:24:38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日前,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理事、四君子艺术中心主席陈玉树应邀为国家博物馆创作的古典傢具作品《松风》圆满完成。这是陈玉树作品《精舍•禅》获中国国家博物馆馆藏之后,其作品又一次得到国家最高历史文化艺术殿堂珍藏。

  松风一词出自黄庭坚《松风阁》:「松风万古传」。《松风》作品凝聚了中华儒家文化独有的审美趣味,具有「致古意,融时代」的东方美学意境。其靠背及扶手均以丝翎檀雕技法雕刻松鹤延年图。

  中国松鹤文化源远流长,松鹤在儒家文化中有十分独特的寓意。松是百木之长,傲霜鬥雪,长青不朽,荀子把松柏喻君子:「岁不寒无以知松柏;事不难无以见君子」,松树作为儒家比德思想的典型,儒家对於松树的喜爱,不只因它的形象和形态之美,更在於其肖君子般坚韧挺 拔、忠贞不屈的品格;儒家用鹤高洁的栖境和善鸣来比喻身隐而名著的君子, 据《诗经》载:「鹤鸣於九霄,声闻於天。」也将鹤的形象刺繡於一品文官官服之上。

  后背板雕刻的是「五福捧寿」图案,「五福」原出於儒家经典--《尚书·洪 范》,五福是指「一曰寿,二曰富,三曰康宁,四曰攸好德,五曰终考命」。这是以长寿、富足、健康平安、爱好美德、老而善终的儒家基本幸福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蝙蝠寓意遍福,象征幸福,如意。两侧扶手搭手臂处呈阶梯 式递增至靠背板及搭脑,寓意「步步高升」「背有靠山」。

  陈玉树表示,作为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的艺术形象一员,深知肩上的责任重大。如何从中华历史的文脉中,从两千多年前的孔子、孟子著作裏面,从八百年前朱熹等大儒的理念当中寻找创作的灵感,来创作代表中华优秀文化的作品,打造一种珍藏我们民族集体记忆之一文化载体,这是我们这一届国博基金会艺术同仁一起考虑的未来。

  陈玉树祖籍福建,现居香港,国家博物馆基金会理事、圆明园特聘专家、国际知名古典傢具艺术家。其擅长於儒家文化内涵在中国古典傢具艺术创作中的融渗和表现,其创作了多组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古典傢具作品,特别是代表作《松风》得到世界多国政商精英的青睐。(张丽 )

责任编辑:楚长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