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焦点 > 正文

克一号井:新中国石油工业的曙光

2021-08-19 11:39:37玩转克拉玛依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克一号井(原名黑油山1号井),位于新疆克拉玛依市黑油山东南5公里处,是克拉玛依油田的发现井。1955年10月29日,克一号井完钻获得工业油流,标志着新中国第一个大油田——克拉玛依油田的诞生,唱响了共和国石油工业第一曲壮歌,揭开了新疆石油工业大发展的序幕。1955年11月至2013年6月,克一号井累计生产9248天,即25年3个月。累计生产原油1.7939万吨,生产天然气302万立方米。2013年3月5日,国家文物局公布第7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克一号井名列其中。2021年3月26日,被自治区公布为第一批革命文物。 

        一 源起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百业待举。旧中国的石油工业十分落后,全国只有玉门、延长和新疆克拉玛依独山子等少数几个矿区,最大的玉门油矿,年产原油不过10余万吨。石油极度匮乏,让经济发展滞后的新中国举步维艰。共和国需要石油,需要能源工业的支撑。

  希望在哪里?曙光在何方?

  1951年,中国政府和苏联政府根据中苏友好条约成立中苏石油股份公司。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地区工作的勘探队,根据黑油山地区发现的沥青丘、沥青脉等露头油苗,经进一步详查,认为从黑油山到乌尔禾一带广大地区含油希望很大。负责这一带工作的苏方专家乌瓦洛夫和中方地质师张恺认为,这是一个“地下油海”。一些资深的苏联专家却认为那里仅有一点残余油,没有工业价值。此时,“主攻山前”还是“走向地台”的争论愈演愈烈。1955年1月,第六次全国石油勘探会议做出挺进黑油山、钻探1号井的决定。

  遵照这一决策,1955年3月,由独山子矿务局地质工作人员王克思、王秋明、王连壁等地质工作者立即测定黑油山1号井井位,作出了地质技术设计,设计井深1000米,目的层为侏罗系含煤地层。苏联留任专家潘切享娜作出钻井设计,设计方案报经新疆石油公司代理总地质师杜博民批准后付诸实施。

  

  克一号井定位照片  

 
        二 克一号井出油

  1955年6月15日,独山子矿务局派出由8个民族、36人组成的1219青年钻井队,由队长、技师陆铭宝带队,从独山子开赴黑油山。他们在茫茫戈壁安营扎寨,克服大风、酷暑、缺水等重重困难,发出“安下心,扎下根,不出油,不死心”的铿锵誓言。

  

  克一号井管卡

  

  克一号井三刮刀钻头

  1955年10月29日,克一号井完钻,下入油管用清水替出泥浆后,油、气开始外溢,喜获工业油流。

 

  克一号井原油油样

  

  克一号井出油

  1号井的突破,如同照亮天际的耀眼曙光,让克拉玛依成为全世界关注的焦点,让饱尝缺油苦楚的国人感到由衷的喜悦和无比的振奋。大规模的勘探随之展开。1956年4月,以石油工业部部长助理康世恩为首的专家工作组,来到克拉玛依实地调查和分析后,果断决定将准噶尔盆地勘探重点,由南缘转移到西北缘,做出《黑油山-乌尔禾钻探工作的决定》,采取“撒大网、捕大鱼”的甩开勘探方针,在黑油山至乌尔禾地区部署10条钻探剖面,扩大勘探,以查明克拉玛依油田的分布范围。此时的克拉玛依红旗飘扬、歌声嘹亮,石油勘探会战如火如荼。

  

  甩开勘探示意图 


        三 全国支援

  1956年9月1日,克拉玛依矿务局成立,统一领导油田的勘探和建设,克拉玛依油田开始投入大规模勘探开发,独山子矿区有1800余人来到克拉玛依,成为最早的一批油田创业者和骨干力量。

  同年11月26日,《人民日报》发表社论,号召全国支援克拉玛依。石油工业部从玉门、延长等老油矿抽调整个钻井队伍和其他各专业队伍以及技术干部、技术工人,来到了克拉玛依。各方有志之士、成千上万的转业军人和青年知识分子,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聚到这片亟待开发的戈壁热土。

  大量物资也从四面八方汇集到克拉玛依。国家从6个国家进口油田急需的钻探设备和器材;全国35个城市的工厂为克拉玛依生产各种设备和器材;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一师三团工程大队冒着漫天飞雪赶赴克拉玛依,开始建设房屋;塔城地区组织1000多峰骆驼为油田运送柴禾…… 

        四 以苦为荣

  克拉玛依油田勘探开发初期,生产生活条件极为艰苦。当时最好的住房是地窖,但是很多人不仅连地窖都住不上,就是帐篷也十分有限,只能露宿在戈壁滩上。油田方圆几十里没有水。当时规定:洗脸、刷牙、洗衣服都用硫化氢水。即使硫化氢水,每人每天只分一脸盆。用法是:早晨刷牙又洗脸,晚上擦身又洗脚,洗脚之后,沉淀一下再洗衣服。除此之外,当时还面临着蔬菜短缺、风灾频发等困难,但职工们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充满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五 后记

  1982年10月29日,为纪念1号井对中国石油工业的卓越贡献,新疆石油管理局和克拉玛依市为该井树立纪念碑,成为克拉玛依油田的象征。而在油田勘探开发过程中凝结出的爱国奉献、艰苦创业、民族团结、求真务实、追求卓越的优秀品格,也逐渐成为了克拉玛依的精神内核,激励着克拉玛依人应对各种困难和挑战,不断取得新胜利,创造新奇迹。(克拉玛依市文博院王慧君)

  参考资料:

  《克拉玛依文史资料》(第1-29辑),政协克拉玛依市委员会编。

  《你知道克一号井的历史吗?》新疆油田公司采油一厂。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