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文化 > 正文

匠人之心丨非遗传承

2021-10-08 14:48:03新疆是个好地方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一门手艺,一生坚守,中华精髓,非遗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承载着中华文化深厚底蕴,每一件非遗作品的背后,都承载着传承人的坚守,信念与热爱。

  2021年10月14日-19日 

  新疆是个好地方-

  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带你走进传承人的故事

  

  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国家级传承人   李金善

  国际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

  “盛锡福”吸收了国内外优秀的制帽技术,博采众长,外形端雅大方,做工考究精致,戴着轻软舒适,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以其用料考究、手工制作、做工精细、品质优良而著称于世,受到海内外各界人士的广泛欢迎,也将中国传统制帽技艺完整地传承下来。

  

  盛锡福旧址

  

  盛锡福皮帽

  国家级传承人李金善老师

  李金善,中共党员,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盛锡福皮帽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北京市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北京市商业服务业中华传统技艺技能大师。1974年进厂,从事裁制皮毛工作40余载,他的皮毛裁制工艺师传于李文耕师傅,他不仅传承了选料、配活、裁制等制作技术,还练就了挑皮、走刀的绝活,为故宫博物院的龙袍、宋庆龄故居孙中山海龙皮帽进行修补。由他亲自编写的《皮毛、皮帽裁剪制作工艺流程》已成为培养传承人的教材。

  

  李金善老师工作照

  关于坚持、热爱与背后的故事

  李金善老师于1974年进入盛锡福工作,19岁的他正式与皮毛结下了不解之缘。从配活儿要求的长短粗细密度倒向要一致,到裁制皮毛时人字刀、月牙刀、梯子刀、弧形刀、鱼鳞刀等种种刀法的灵活应用,还有缝制时要顶子圆、吃头均、缝头匀,蒙皮面时要缝对缝、十字平,勾扇、翻帽、串口等,这一道道工序,一个个步骤,是几十年的坚守如一,才能创作出这么多精美的作品。

  在李老师的从业经历中,有这么一段特殊的经历,那就是为故宫博物院修复一件清代的皇袍。清代皇帝的服饰分为夏朝冠和冬朝冠,皇袍的围边、领角、马蹄袖等皮质部分是裘皮类的,用的材料叫“海龙”,是当今世界上能找到的最好的皮类。这件需要修复的冬朝冠是当年嘉庆皇帝穿过的,当时毛已经掉得只剩皮面的那一层了,要修复起来十分的困难。为达到修旧如旧,从配皮选料开始,李老师就一件件过手,精挑细选,寻找“海龙皮”已十分不易,更何况还要找到和当年同样的颜色,绒厚度、毛针等等细节一样的海龙皮,这中间花费的时间的和心力无法只用简单的文字可以描述出来。功夫不负有心人,也因为李老师的高超技艺,这件龙袍修复工作在历时8个月的细心修补下,圆满完成,这件龙袍也由修复前的国家二级文物,在修复后成为国家一级文物。

  

  李金善老师修复清代皇袍

  

  李金善老师对孙中山先生海龙皮帽进行修补

  本次非遗展,李金善老师的作品展示

  李金善老师不仅拥有强大的传统款式制作工艺,同时他也在不断的创新创造。本次非遗展他也将展出他的优秀作品。他表示很感谢组委会能够搭建这样一个平台,让更多的人能够了解,认识非遗,走进非遗,同时希望有越来越多的人能够喜欢我们盛锡福的帽子,能喜欢非遗,给予非遗更多的关注,将我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李金善老师作品——《海坨戴雪》

  创作灵感来自高山滑雪体育项目,高山滑雪被誉为冬奥会皇冠上的明珠,2022年北京冬奥会的脚步越来越近,作品采用白色水貂作为底色,加以独特的缝制方法与大地色彩貂相拼接,完美的将高山滑雪赛道的壮观景色进行了复制,展现了“海坨戴雪”的景观。                    

          非遗展丨重要通知    

  想看更多李老师的作品

  敬请期待

  2021年10月14日-19日

  新疆是个好地方-

  对口援疆19省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展

  在新疆美术馆,

  我们不见不散!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