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新疆 > 文化 > 正文

音乐剧《如果.马兰》在乌鲁木齐展演受热捧

2023-04-07 12:31:11大公网新疆文旅频道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4月3日晚,新疆人民剧场,音乐剧《如果·马兰》的所有演职人员在观众热烈掌声中谢幕。首届新疆文化艺术节优秀展演剧目——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歌舞团倾情表演的音乐剧《如果·马兰》4月2日、3日晚在乌鲁木齐演出,受到市民热捧。

  该剧通过小人物、小故事折射大时代、大主题。通过一幕幕不可磨灭的中国故事、铁血奉献的军营故事、柔肠百转的爱情故事,生动展现了如果没有当初的马兰基地,就不会有我们现在的幸福生活。《如果·马兰》以普通百姓的视角追溯光荣历史,深情讲述“两弹一星”工程在巴音郭楞蒙古自治州的草原戈壁间“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的马兰精神和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马兰基地50周年时,我随团参加了慰问演出,今晚的演出一下就把我带到了那段难忘的时光,真的太感动了。当时有来自全国各地的科研人员齐聚马兰,他们都是历史的亲历者,这个剧应该让更多人看见。让更多人知道,有个地方叫马兰,那里有太多太多感人的故事。”新疆艺术剧院歌舞团国家一级歌唱演员查汗老师看完演出时说,《如果·马兰》音乐剧音乐线条清晰,层次感也特别好。无论是对唱、合唱,人物关系层次感非常明显,人物的塑造如“塔娜”“大爷”“皮芽子”都很生动。结合了音乐、舞蹈、戏剧元素的独特艺术形式,以音乐唱腔和形体表演来演绎故事,推动情节,特别棒。

  孔雀河边,马兰花香。《如果·马兰》以上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核试验基地(新疆马兰基地)开创,到我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试验成功为背景,讲述了牧民搬迁途中遭遇暴风雨,19岁的少女塔娜被马兰基地军人孝娃和军医静兰救下,塔娜对孝娃心生好感,两人通过书信相知相爱,不料孝娃在执行任务时遇难,塔娜伤心欲绝,陷入到思念中……该剧运用歌曲、舞蹈、多媒体等形式,还原了马兰基地无名英雄们工作、学习、生活的传奇经历和情感故事。该音乐剧由巴州党委宣传部、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出品,巴州歌舞团原创。

  “我是来新疆旅游的内蒙古人,刚从库尔勒回到乌鲁木齐,这儿的朋友约我来看这场音乐剧,以前真不知道马兰,早点知道一定在库尔勒时就去马兰基地看看了。”游客宝音奇格·琪琪格说。

  参与该剧部分作曲工作的巴杜玛拉老师介绍,这部剧在音乐上融入了丰富多样的音乐元素,呼麦以及马头琴、热瓦甫等各民族乐器。各个场景的旋律跟随故事线的发展由浅入深、抑扬顿挫,加之立体多变的舞美空间营造氛围,这种新潮的方式带动着观众的情绪,更能让观众切身地感受到小故事所蕴含的历史与情怀。

  舞台上,天山脚下孔雀河畔,一簇簇盛开的马兰花散发迷人芬芳。从天山雪域、草原峡谷,到戈壁沙漠、浩瀚西海,再到毡房敖包、扶贫新村,逐幕展开时代画卷,展现了新巴州一幕幕发展盛景。《如果·马兰》运用现代舞台艺术多样化手段,激情描绘沧桑巨变。相对于声乐、舞蹈等形式,这场音乐剧的舞美、灯光和道具也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如果·马兰》初创于2021年。不同于以前载歌载舞的形式,《如果·马兰》首次尝试用音乐剧的形式呈现,展现英雄儿女不畏艰辛、敢于牺牲的家国情怀和革命精神。较之传统的表现形式,音乐剧可以很好地勾勒出巴州新貌,体现出巴州文艺界百花齐放的创作风貌。

  “该剧在巴州首演成功后,我们先后赴巴州八县一市、部队等地巡演36场次,惠及群众3万余人次。这次在乌鲁木齐市的两场演出很成功,我们在后续演出中还将不断打磨,希望下一步能走上国内其他省区市的舞台,让更多人知道,有个地方叫马兰。”巴州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和旅游局党组书记俞淑英介绍。

  

资料来源:石榴云/新疆日报 

责任编辑:徐徐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

京ICP备13049349号 京公网安备1101050203733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