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红船从何而来?独家专访《觉醒年代》导演与总制片人

2021-06-03 10:24:1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觉醒年代》剧照。

  说起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世人皆以“1921”为始,此可谓“知其然”,但对其“所以然”,却鲜少浓墨书写,内地电视剧《觉醒年代》填补了这一空白。虽然是一段“史前史”,由于风云际会,英杰群起,故事张力十足,更兼电视剧主创团队的倾心打造,使《觉醒年代》成为了2021年第一部现象级剧作:甫一播出,即引发轰动;接续重播,仍热度不减。近日,这部剧作的总制片人刘国华、导演张永新在北京接受了大公报大公网的独家专访。在深入细腻的恳谈中,两位幕后“大管家”解密了《觉醒年代》诸多不为人知的创作秘辛。

  说起建党的标志,人们都喜欢提及那个颇富象征性的喻体─南湖的红船。“如果说,这艘红船回答了‘共产党从何而来’的问题,那么,《觉醒年代》回答的便是‘这艘红船从何而来’。”对于这部剧作的主旨与题材,导演张永新开门见山地说。

  6年打磨

  《觉醒年代》反映的是从1915到1921年这六年间的故事,也就是从新文化运动到五四运动,再到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个阶段的历史。“这部剧反映的是一个思想觉醒、文化觉醒的宏大时代,反映的是中国共产党如何建立的历史画卷。立项之初,上级部门就要求,一定要把这部剧拍成叫得响、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的精品力作。”总製片人刘国华回忆道。巧合的是,为了写好这六年的故事,编剧龙平平打磨剧本也用了将近六年时间。

  “好剧本是一个好的基础,但如何精准呈现那个时代思想流变的过程?如何用可亲可感的方式入得观众的眼?则是我们进行二度创作时面临的最大难题。”张永新说,“我的一个指针就是:要做一部活生生的剧,也就是让角色‘说人话、办人事’,呈现出人物鲜活的个性。”

  事实上,《觉醒年代》的剧中人非同一般。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蔡元培、胡适、鲁迅……随便请出一位,都是在中国近代史上响当当的大人物,甚至说都是一部戏当仁不让的“男一号”。但这一回,众多“男一号”们却要在一部戏里竞逐风流。“处理不好,就会造成角色的扁平化,甚至会引发观众的质疑。於是,如何准确呈现主要人物的风骨,便成了我们下功夫最大的地方。”张永新说。

  180天犹疑

  如果说,“搭建好剧中人”是导演面临的第一道考题,那么“搭建好剧组人”就是製片人需要跨过的第一道关口。如今回看,《觉醒年代》气势恢宏,质感十足,戏剧性佳,真实感强。给人感觉,从台前到幕后,整个团队十分聚气给力。但只有刘国华知道,为搭建这个团队,自己经历了多少次“三顾茅庐”。

  “成功拍摄一部作品,简单说就需要本子、班子、票子。在剧本和投资都有了着落的情况下,尽快搭建一个强有力的团队,就成了最重要的问题。而一个团队的核心就是导演。于是我第一时间拨通了永新导演的电话。”刘国华回忆说,最初张永新爽快应允。不过,随着对剧本了解的逐渐深入,导演开始产生犹豫。

  《觉醒年代》主题宏阔,人物众多。要在浩如烟海的资料中梳理出思想流变的线索,在革命先驱、文化大家中找到彼此深层次的牵连,要对人人皆知又似乎又不甚了了的众多“名场面”进行视觉呈现,要在政治性与艺术性、历史性与生动性上做到最佳的平衡,如此种种,完成《觉醒年代》这道考题,难度可想而知。

  张永新回忆说:“开始我对这个题材很感兴趣。后来,我开始担心自己能否驾驭得好。最后,国华找我做了一次长谈。关于这部剧会是什么样子,应该是什么样子,以及影视人的责任与雄心。”那次长达四个半小时的聊天,彻底坚定了张永新一定要站上考场、交上佳作的志气与信心。而从两人第一次通话,到真正着手组建团队,制片人、编剧、导演之间的沟通与商榷,足足用去了半年时间。

  16字“方针”

  张永新确定“操盘”之后,刘国华又逐一邀请各位主演,大家的犹豫出奇地相似。能否演绎好这些名望如山的巨人?能否呈现出人人心中有的那些“名场面”?很多演员望而却步。一次谈,两次谈,刘国华自比像“说客”一样,激活了一个个主创人员心中的创作欲望。

  “我能理解,正是由于各位老师对那段历史充满敬畏,对这部戏充满期待,对自身的储备和能力又十分谦虚,所以他们才会一次次婉拒我。”刘国华说,但先驱的故事摆在那里,先人的精神激励着他们,对高峰作品的企及欲也“撩拨”着他们,于是,他们最终走到了一起,大家是那样的心气十足、满怀热血,彷彿剧中人一样。

  为了增强剧作质感,刘国华和张永新邀请中央美院、天津美院联手创作了一批精美的版画插画;为了凸显角色的底蕴与气度,邀请诗词专家为于和伟(剧中陈独秀扮演者)设计高唱《定风波》;为了精准还原历史上的“名场面”,邀请外交专家把关巴黎和会等重要场景;为了客观呈现“南陈北李”所在的地域特点,邀请民俗专家对入画的各个细节进行“扫描”……就这样,一部精品力作在“各路神仙”的保驾护航下,成功“过海”。

  从第一次开机八个月时间,到第二次补拍,再算上后期剪辑,《觉醒年代》剧组一共用了三年半的时间,以“精雕细琢”的态度和水准,完成了这部大戏。如果算上编剧撰写剧本的时间,整整是“十年磨一剑”。刘国华透露,全剧组在创作过程中始终坚持十六字方针:“如履薄冰,抱定宗旨,全力以赴,尽善尽美”,“现在我们可以说,这些要求我们基本做到了”。

  300双眼睛

  《觉醒年代》中有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场景:李大钊站在火车头上,向数百位工人兄弟介绍五四运动的伟大意义。“我当时向执行导演团队提出要求,就是要从所有演员的眼睛里看到精气神。”张永新回忆说,现场三百多位群演来自五湖四海,对於他们能否准确传递出那种情感,自己心里并没有底。

  拍摄现场,当李大钊喊出那句著名的台词“中国是中国人的中国,我们自己的国家,我们不爱,谁爱?”后,张永新发现现场瞬间凝固了,所有人都像怔住了一样。而他在监视器后面清晰地看到,所有演员的眼睛都是晶莹剔透的,很显然,大家都被那种气氛感动并融化了。以至於当时张永新数次喊停,现场所有人竟然“无无动于衷”。

  “那一刻,我真真正正体会到了同为中国人,彼此之间心灵的相通与交流。”张永新说,是那句台词击中了每个人的心,是那段历史感染了每个人的情,也许这就是《觉醒年代》最动人的地方。

  饱含深情/镜头内外俱洒泪

图:剧中陈延年退场时,字幕简要地介绍了其生平。

  “在拍摄过程中,我和导演经常在现场或后期机房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两个大男人,忍不住流下热泪。”《觉醒年代》总制片人刘国华回忆道。

  《觉醒年代》是一部历史剧、正剧,某种意义上也是一部“男人戏”,但是这并不妨碍它饱含的深情。剧中陈独秀送别儿子时,隐而不发的浓浓父爱;“南陈北李”相约建党,面对饿殍遍野时的嚎啕大哭……凡此种种,父子情,同志情,都让剧组人员深深动容。

  “镜头前,演员噙泪;镜头后,导演洒泪。”刘国华说,这种沉浸式的拍摄,既给观众带来了沉浸式的体验,也打开了当代人与历史先驱们隔空对话的窗口。

  剧中每个人物退场时,屏幕都会给出简要的字幕,概述其一生贡献。在陈独秀之子陈延年英勇就义后,屏幕打出的字样包括:“宁死不跪,被乱刀砍死”。“我第一次看到这两句话时,眼泪一下子涌了出来。”导演张永新回忆说,当年,陈延年也不过是一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他也是血肉之身,究竟是什么力量支撑着他,在面对敌人屠刀时,可以昂首而立?“我想,他的心中一定有一团火。”

  张永新说,尽管电视剧播出后,收获好评如潮,“但我以为真正的精彩是历史的精彩,我们只不过尽到了一个影视工作者的本分而已。”

  精神遗产/观众完成二次创作

图:《觉醒年代》受到年轻人的热捧。

  《觉醒年代》播出后,剧组也收到了很多观众的反馈。“从耄耋老人到翩翩少年,观众们都给予了宝贵的肯定。”总制片人刘国华说,特别是年轻观众的追看与热捧,更让剧组深受感动。“以往我们总觉得,历史剧和主旋律是不是天然地和年轻观众有距离?这一次我们真正明白了,这其实是一个伪命题,这种距离只不过是人为设置的一道杠而已。”

  按刘国华的话说,剧组在拍摄过程中,下足了“笨功夫”“苦功夫”“硬功夫”,在史实中抽取细节,在人物上挖掘灵魂,“我们要求自己做到‘细节控’,最终我们用大量的细节,做到了尊重历史、还原历史,尊重观众、奉献观众。”

  这部剧对青年的教育意义,刘国华与导演张永新都谈到,“百年以前,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周恩来等先辈,他们就是当年的八十后、九十后、零零后,他们也是曾经那个少年,但是为了国家,他们舍弃小我拥抱大我,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年轻观众或许正是看到了这一点,才深受感动,才有了觉醒。”

  张永新说,在那样一个波谲云诡的时代,先辈们完成了了不起的壮举,展现出高贵的精气神。因此,真正打动观众们的,应该是先辈们身上那种伟大的人格,这也正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可贵的精神。“所以我一直有一个说法,作为创作人员,我们完成了这部剧的第一次创作,而我们的观众朋友则完成了这部戏的第二次创作。”

责任编辑:楚长城

相关内容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