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中环街市前世今生 见证城市变迁

2022-09-27 15:06:16大公网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中环街市经活化后成为文青胜地,吸引不少市民往拍照“打卡”、吃喝购物。

  第四代的中环街市于1939年建成,当时被形容为“建筑物的设计绝对趋向现代”。开张当日,大串大串的炮仗噼噼啪啪地响遍整个街市,特地来参观和买菜的人络绎不绝。如今“街市”内湿漉漉的环境不再,更成为文青胜地,主楼梯那对“上UP、落DOWN”标志,仍然在服务着拍照“打卡”、吃喝购物、随意閒逛的市民。中环街市虽已“徒具躯壳”,惟一街之隔的嘉咸街却保留着传统街市的内在,展现着喧闹的人间烟火生活气息。

  大公报记者 余风(文) 林少权、黄洋港(图)

  1842年英军占领港岛,大批华人涌来,买菜需求大增,“第一政府街市”(又名中环街市、Central Market)便于皇后大道海滨开张营业,不少华人商贩进驻。街市临海而建,亦方便商贩在岸边上落货。当时街市规划分为卖肉类、蔬果、家禽、咸鱼、鲜鱼等,更设磅房和找换店,向商贩收取的租金不多,仅足以维持街市运作,猪肉枱月租1元,卖鱼、菜的仅收0.75元。

  港英政府其后为增加收入而施行饷码制度,将街市专营权拍卖给商人承包,须每月上缴饷银。第一代中环街市总管是华人承办商韦亚宽,其子韦亚贵及后以每月饷银300元继承街市专营权,政府后来更答应与他续约五年半,条件是他必须把街市的棚寮改建成有瓦顶的砖屋,并设置沟渠等以维持街市清洁,有关维修须经总量地官查察满意为止。惟后来韦未能负担所有建筑费用,往后十年间承包人换了三手,每月饷银翻了一倍至600元,当中尚未计算修葺费。

  被誉为二战前最先进街市

  岭南大学历史系副教授徐颂雯娓娓道出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原来当年韦亚宽是间接令港英政府决定收回街市管理权的原因,“韦亚宽当时因街市贿款问题向港督投诉,经调查后,韦竟被反指诬告官员,政府往后亦发觉这类承包制度管理不善,渐渐由1858年开始收回街市管理权。”而另一名街市承包人都爹里在1849年承包了上环街市后,翌年便在原址建成第二代中环街市。

  第三代中环街市于1895年落成,外观呈爱德华时代建筑风格,屋顶铺设岭南常见的筒瓦和板瓦,内笼则以铸铁结构为主,与当时本港鼠疫严重有关,因为金属易清洁,能满足卫生要求。摊档当年的布局按气味和洁淨度分配,例如鸡档被安排在便于取水冲走鸡血的档位;每个档口都有编码,并以中英双语展示档主姓名;所有肉档都必须列明肉品来源,以及获街市督察认可。街市一直沿用至1937年不敷应用才拆卸。

  第四代中环街市即现存中环街市的雏形,1939年中落成,当年耗资高达90万元兴建,楼高四层,可容纳286个摊档。当时中环街市被形容为“建筑物的设计绝对趋向现代”,更设垃圾槽,让各楼层的垃圾可从垃圾槽集中至出口,再由垃圾车运走,亦是当时本港第一个安装升降机的公众街市,被誉为本港二战前面积最大、设备最先进的街市。1942年日本占领香港时期,中环街市一度改称“中央街市”,至1993年才恢复正名。

  上世纪七、八十年代是中环街市的全盛时期,更被盛赞为全东南亚最大的肉类市场。食材新鲜、地理位置佳,由普罗大众以至豪门大族家佣、中上环一带酒楼餐厅的买手都来买菜,人流络绎不绝。

  嘉咸街露天市集保留传统

  但随着超市盛行,中环街市又日久失修,加上位于商业核心区昂贵地段,最终于2003年停运,一度面临清拆危机,幸而在社会保育气氛下被评为三级历史建筑物,最终由市建局于2021年完成活化并重新开幕,“档口”逾百间,涵盖老字号干货店、文青小店及街头小食店等。当局表示,新中环街市保留了“作为市民购物点的传统功能”,并加入STEAM学习、支持初创公司、公共休憩空间等新功能。

  若想体会中环街市当年的热闹氛围,可以移步到嘉咸街、卑利街一带的露天市集。这个已有逾160年历史的露天市集,经历十年前附近一带唐楼重建、活化,部分档贩迁出,更经历过一场排档大火后,获市建局重新铺设电力供应设施,漆上光鲜色彩美化,经营环境大大改善。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