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故宫国博联袂巨献“和合共生” 探寻中华文化

2022-10-18 15:25:35香港仔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西周时期的克鼎、唐代《伏羲女娲图》轴、元代赵孟頫《道德经》卷、清乾隆时期的瓷尊“霁青金彩海晏河清尊”等。“和合共生——故宫·国博藏文物联展”日前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开幕。这是故宫和国博首度联手推出重磅特展,透过近400件文物探寻中国“和合”文化的历史渊源,展示中华民族“尚和合、求大同”的发展脉络,阐述中华“和”文化、“合”理念的内涵与价值。

  故宫博物院是享誉中外的建筑遗址类博物馆,拥有丰富珍贵的宫廷旧藏,是名副其实的中国古代艺术宝库。中国国家博物馆是代表国家收藏、研究、展示,一向致力于系统完整呈现五千多年中华文明的历史渊源、发展脉络和基本走向,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顶流联手 融古通今

  今次,两大文化顶流首度联手。故宫博物院院长王旭东表示,双方优势互补、强强联合,各有千秋的收藏珍品珠联璧合,为公众奉献出一场主题鲜明、视角宏大、内涵丰厚、形式独特的文化盛宴。未来,故宫将与国博在更多领域开展深度合作,共同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坚定文化自信贡献博物馆人的力量。

  中国国家博物馆馆长王春法表示,本次联展生动展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蕴涵的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协和万邦的国际观、和而不同的社会观、人心和善的道德观。

  步入国博展厅犹如进入古建,展览在空间中糅入立柱、廊庑、花窗、天井、圆光门、通景画等中国古代建筑元素,同时采用西方当代艺术展览的设备设施和布局理念,最大程度地保持了古代与现代、东方与西方、内容与留白的平衡感。

  “天地同和”阐释天人合一

  展览分为“天地同和”“万邦协和”“宜民安和”“乐在人和”四个单元,标题以“和”统领。每个单元分为上、下两篇,从不同角度回应主题,形成内容上的并列或递进关系。

  “天地同和”侧重阐释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崇尚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上篇“道法自然”展出用于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的玉製礼器,和以铜镜、甲骨为载体,表现古人通过观测天文地理和自然生灵而创造出的揭示宇宙规律的符号、文字和图像。

  下篇“天人相与”展品主要包括承载先秦至明清时期礼乐文明和典章制度的礼器、乐器、帝王服饰以及反映古代社会等级、国家礼制的皇家建筑模型与建筑构件。

  “万邦协和”呈现外交关系

  “万邦协和”侧重阐释中华民族处理外交关系时秉持的协和万邦的天下观。上篇“胸怀宽广”,将唐代文书等物证和唐代丝织品、驼马俑和胡人俑等串连,阐述了丝绸之路的开辟对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意义;后半部分由历代外销瓷和从沉船打捞的出水瓷器组成,与一组东北亚地区和欧洲仿中国风格的瓷器形成对照,展现中国陶瓷文化的广泛传播和对世界文明发展进程的重要影响。

  下篇“四方辐辏”,通过展示汉唐之际北方游牧民族、西域和佛教文化等传播背景下中国美术风格的发展创新,以及元明清时期对西方先进物质成果、文化艺术与科学技术的引进和发展等内容,将域外优秀文明进入中国后的影响及其本土化的过程娓娓道来。

  “宜民安和”展现文化多元

  “宜民安和”侧重阐释中华文明对社会阶层文化多样、民族文化多元的尊重与包容。上篇“民惟邦本”,通过《乾隆南巡图》卷之《驻跸姑苏》、各阶层题材的器物家具以及祈祝国泰民安的铭文玺印等内容的展示,描绘出古代社会天下万民共赴繁荣的和谐图景。

  下篇“休戚与共”,汇集了早期北方游牧民族金属制品、西南民族青铜乐器、辽金时期“春水”“秋山”题材的玉饰、明清时期《职贡图》卷、苗人故事图册页等多元一体的实物史料。

  “乐在人和”重视修身齐家

  “乐在人和”侧重阐释中华民族“人心和善”的道德观。上篇“养正育德”,展示了古代先贤诚意正心、警示教化所用经典刻本、宫廷与文人书画、陈设雅玩,以及铭刻省察格言的御用玺印和宫廷饰物。

  下篇“家祚以兴”,则主要围绕中华民族对家庭关系的重视和对尊老爱幼、夫妻和睦、邻里团结等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以表现家庭和谐美满、万民欢喜和洽的展品构成。

  展览除实物展示与文字说明外,还在展厅中引入模型搭建、实景模拟、数字多媒体等现代科技手段,以增强与观众的互动,提供探索式的观展体验。

  据介绍,在疫情防控特殊时期,展览将综合利用新媒体技术,以丰富的文字、图片、短片、网上展示等形式,通过社交平台持续推送“云看展”精彩内容。广大观众可足不出户,在手机和电脑上欣赏展览相关精彩内容。展览预计将于2023年1月3日闭幕。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