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去日本寻找龙的建筑\方元

2023-01-10 10:10:27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宇治的凤凰堂具有中国唐代建筑的风貌。\作者摄

  在我喜爱的中国城市名单上,有一座城市不在中国,而在日本。它就是京都。日本人肯定不同意我的讲法,但我对京都确实有这样的感觉。它虽是日本的城市,但表现了中国古代城市的布局和文化精神,而且有许多与中国古建筑相似的木结构寺庙。记得第一次去京都旅行时,看到古寺之多、保存之好,让我大开眼界,脑屏上不断刷出唐代诗人杜牧的名句:“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杜牧的这句诗现在经常被用来形容京都,但其实这句诗描写的是南朝的都城建康,京都则是仿照唐朝的京城长安而建。杜牧描写长安的名诗是《长安秋望》。我和家人这次去日本正值天高气爽的秋季,当站在京都的岚山上眺望时,眼前大概就是杜牧诗中的景色吧。

  游京都必游宇治。京都曾是日本的首都,而宇治曾是京都贵族们的“后花园”,因此有一些历史悠久、美轮美奂的古建筑。此次“寻找龙的建筑”之旅,在要看的古建筑名单中就有两座在宇治:一座是平等院凤凰堂,另一座是黄檗山万福寺。

  凤凰堂建在日本,却具有中国唐代建筑的风貌。它建于一○五三年,至今约有九百七十年的历史。它出现在平安时代的后期,当时在日本贵族中盛行末法思想和淨土教。凤凰堂即是由权倾朝野的贵族之首藤原家族建造的、按照“淨土式庭园”设计的佛堂。淨土教是在唐朝由中国传入日本,因此凤凰堂的设计受到中国佛教和唐代建筑的影响。今日,在中国的敦煌石窟中仍能看到多幅描绘淨土教宫殿的唐代壁画。画中的宫殿与凤凰堂非常相似。

  凤凰是这座古建筑的设计主题。游客也许未必能看出凤凰形的建筑平面,但一定会看到屋脊上的一对铜凤凰,那正是建筑的点题之处。一般来说,日本佛寺的屋脊是用鸱尾来装饰,但凤凰堂在屋脊上用的是凤凰。凤凰堂原是私人住宅的佛堂,因此在设计上毋须遵循佛寺的做法。鸱尾是由中国传入日本,那么凤凰屋脊也是由中国传入吗?日本人说,因为在中国的传说中凤凰是守护佛陀的神鸟,于是才有了这个独特的设计。

  虽说凤凰的设计概念来自中国,但在中国现存的古建筑中并没有相似的实例。在北京故宫,虽然屋脊上有凤凰装饰,但用法和做法与宇治的情况是不同的,况且明清建筑晚于日本的平安时期。所以,凤凰堂的做法可能是日本人在中国传说的基础上衍生出来的创意。这说明日本人在吸收中国文化时善于活学活用。

  万福寺在日本被称作“龙一样的建筑”。与凤凰堂相比,它与中国的渊源更紧密。万福寺建于一六六一年,至今约有三百六十年的历史,是日本佛教黄檗宗的大本山。它的建筑师是来自中国福建的高僧──隐元隆琦和他的弟子们。他们给日本不仅带去了新的佛教学说,还带去了许多新文化和新事物,例如艺术风格、印刷术、书法、茶艺、食物和医药等等,对日本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鉴于隐元对日本佛教复兴和中日文化交流的重要贡献,后水尾法皇授予他“国师”的称号。此后每隔五十年,便由当年在位的天皇为他追加新的谥号。最近的这次是在二○二二年,由令和天皇为他加谥。由此看来,日本人没有忘记中国文化惠及日本的历史。

  在建筑上,隐元给日本带去了新的建筑式样、技术、装饰、雕塑,以及寺院建筑设计的最新规制。从寺院的选址、建筑的规模、材料的质量以及工艺的水准上,我们可以看出它当年的盛况和影响力。

  宇治万福寺建成的时间相当于中国清代顺治十八年,但为什么日本人说它是“中国明朝的建筑风格”?这是因为宇治的万福寺是仿照福建福清的万福寺,而福清的佛寺是明式建筑。福清的万福寺始创于唐代,后因明朝神宗皇帝赐名和赐赠典籍而走上鼎盛时期。在此盛期,寺院进行了大规模的重建和扩建。隐元在此时期成长,成为主持,参与过重建工程。因此当他在日本建造佛寺时,便采用他所熟悉的明代建筑式样。

  采用明式建筑还有一个文化身份的因素。隐元东渡日本的时间是明朝及南明覆灭、清军攻下福建的时候。福清万福寺之兴受恩于明朝皇帝,因此隐元在日本的寺院采用明式建筑、沿用明朝皇帝的赐名,照搬中国佛寺的规制,既可寄托他对故国的忠心和思念,也可表明他的民族文化身份。

  尽管明朝被推翻了,但中华文明的软实力依然存在。在此时期,汉学、儒学、佛学等中国古典文化在日本备受推崇,因此隐元在日本被视作文化的使者,受到举国上下的欢迎和尊重。这说明优秀的文化具有普遍性的价值,能够超越国家、朝代和种族的界线。难能可贵的是,隐元的继承人和弟子们把寺院的中国传统延续到今日。现在,在万福寺仍能听到僧人用“黄檗唐音”(明代的南京官话)诵经。

  宇治万福寺的故事与奈良的唐招提寺很相似:文化通过佛教的“渡舟”,从一个国家传播到另一个国家。佛寺建筑作为文化的载体,使文化成为视觉可见的实物、地标和象征。

  奈良唐招提寺的根和宇治万福寺的根都在中国。前者在扬州市的大明寺,后者在福清市的万福寺。遗憾的是,如今在扬州和福清已看不到它们的根──唐代和明代的原型建筑了。因此,我们无法将日本的仿造建筑与中国的原型建筑做对比,不知道日本的版本是否百分之百忠实于中国的原版。不过,如果你发现某些构件或装饰带有日本建筑的特色,那也不必惊讶,因为这是文化交流的自然现象。例如,万福寺的屋脊用了鬼面瓦,这明显是日本的做法。

  有意义的是,如今当中国的建筑师要修复或仿造古建筑时,他们会去日本观摩取经。例如,香港志莲淨苑的设计便借鉴了宇治的凤凰堂,扬州鉴真纪念堂的设计则参照了奈良的唐招提寺。这说明文化交流是双向的、互惠的。

  这些古建筑太让我着迷了。它们给人一种沉浸式体验和穿越时空的感觉,让历史变得触手可及。虽然古建筑讲的是几百年前的故事,但古老的智慧对今人仍有启发和借鉴的意义。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