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渔港风情香港仔 活力海滨新景点

2023-03-28 11:22:52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充满渔港风情的香港仔,极具打造新旅游景点的潜力。

  疫后社会复常,访港旅客人数节节上升,上月份访港旅客人数三年来首次突破100万,本月首两星期平均每日旅客量恢复至疫前45%。除了品尝美食与购物,近年一些介绍香港深度游的网站,出现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的忙碌画面,一张张别具渔港风情的相片,吸引不少旅客来港。

  本地渔业团体认为,供应全港七成水产批发量的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有潜力打造成“港版筑地”。有立法会议员表示,港岛南区拥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底蕴,香港仔鱼市场作为南区的旅游发展项目,绝对是不二之选。发展局表示,正研究活化香港仔鱼市场,加入餐饮元素,缔造更有活力的海滨。

  大公报记者 伍轩沛(文) 黄洋港、林少权、麦润田(图)

  每天凌晨三时许,香港仔鱼类批发市场迎来最繁忙的工作时段,不同的海鲜运输车川流不息进出市场,把一箱箱活蹦乱跳的鲜鱼运送到全港各地。工人忙碌地推着装满鱼虾的手推车往鱼栏,动作纯熟,一分锺就能把装着逾百只海虾的笼子分完。

  集食肆博物馆商店于一身

  在世界各地的沿海地区,不少当地鱼市场是旅游景点,吸引大量观光游客。香港仔鱼市场有70年历史,现时仍24小时运作。距离鱼市场约10分锺车程的海洋公园,游客听闻附近有鱼市场,认为如果有“港版筑地”,也有兴趣去参观。曾到美国、台湾的鱼市场观光的游客许先生说,“如果可以游览鱼市场,当然会去试一下。”

  把香港仔鱼市场发展成为“港版筑地”般的旅游景点,是否可行?

  “有心做,一定可以成功!我们鱼类比筑地多,水产批发量也不比他们少。”香港仔渔业海鲜商会会长陈志豪多年来争取把香港仔鱼市场发展为“港版筑地”,他建议把鱼市场改建为两层,上层供市民参观及选购海鲜,下层继续日常运作,把各种鱼类拍卖工作做得更专业,更热闹。

  “鱼市场发展旅游业是非常好的概念。”从事渔业超过51年的海鲜业联合总会主席李彩华,是香港仔鱼市场第一批鱼栏档户,他说香港仔鱼市场吸引不少游人慕名而来,但鱼栏白天几乎不运作,游客来到会感失望。而且鱼市场地形又长又窄,难有合适的旅游停车点。他认为重建方案不可行,建议在附近寻找适合地点,兴建集食肆、博物馆、纪念品店于一身的新建筑,供游客参观。

  政府早于1999年有意在香港仔发展“渔人码头”概念的旅游区,2001年建议开拓五个码头景点,包括鱼市场码头,但研究逾八年后决定放弃。2013年,政府就鱼市场旁边发展饮食及旅游设施进行研究,但最终认为缺乏发展为成功旅游景点的元素,鱼市场发展旅游景点的计划再次告吹。

  在《2020年施政报告》,政府公布“跃动港岛南”计划,建议把南区打造成为适合工作、居住、创意及消閒玩乐的地区。立法会选委会界别议员陈家珮表示,当时提出的重点包括海洋公园重生方案、活化珍宝海鲜舫、提升香港仔及黄竹坑一带的文化及消閒设施,她认为“三个方案各自发展,既不能互补,也没有关连”,惟珍宝海鲜舫在早前已沉没。

  议员倡改善交通延展铁路

  陈家珮认为,在现今流行深度游的年代,香港仔有着深厚的渔业文化和特色,具有作为旅游特色地区的基本条件,鱼市场更有潜力成为推动旅游的新景点,目前只是交通配套未跟上。她认为政府首要打通南区西段的交通线,扩大水上交通,打通鸭脷洲、香港仔之间的交通连系,方便游客。

  立法会港岛西选区议员陈学锋表示,十年前南区或未能符合旅游概念,但今日旅客口味已经转变,除了鱼市场,还有很多渔民风俗节目,例如洪圣爷诞、天后诞、龙舟竞赛,极具文化底蕴。港铁南港岛线已经开通,但只覆盖香港仔东半南区,而且光是往海洋公园的游客、日常出行的市民,乘客量已接近爆满。车路方面,南朗山道在上下班的繁忙时间交通拥挤。他认为要进一步推动旅游,需改善交通配套,兴建南区西段的铁路。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