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旅游 > 正文

8年跨越万里 述说最美长城

2023-04-27 11:11:2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东起家乡丹东虎山长城,西至新疆阿克苏克孜尔尕哈峰燧—八年来,90后长城摄影师、长城文化影像推广大使杨东拍摄长城的足迹跨越万里,用60多万张摄影作品和数千小时的视频影像记录下这一中华民族精神符号的四季更迭与时光流转。

  “我拍的不仅是长城,更希望人们看到长城与自然景观相融而产生的震撼意象,传达的是长城的精神之美。”他曾用3年守候只为拍下4张长城的四季光影,也曾3日不眠不休只为在朝霞洒在长城的最美一刻按下快门……杨东凭借长城主题摄影作品斩获国内外摄影大奖百余项,他坦言,自己从一个拍摄者成长为一名守护者,更一步步去探究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

  大公报记者 于珈琳

  “不是在长城上就是在去长城的路上。”1992年出生在辽宁丹东虎山长城脚下的杨东对长城有着特殊的情感。“我拍的第一张关于长城的照片就是这里。”自小就在记忆中种下长城的种子,杨东却说直到职业拍摄长城后才真正了解到虎山长城就是明长城的东端起点。“家乡人都认为我们这里的长城是‘假长城’,真正的长城在北京八达岭。”他笑言,拍摄长城终于解开了心结,同时也给了自己一种归属感。

  “我拍的是心中长城精神”

  并非摄影专业出身,直到2015年他决定以长城为题材初试身手时,才顿觉自己内心中关于美的记忆与积澱一下子被激发而出,“那一次拍摄呆了3天2夜,《初秋的金山岭长城》就是那一次拍摄的作品。”那也是杨东从业以来第一次获得专业奖项,“长城的美让我震撼,也让我着迷,那时的拍摄是发自内心的兴趣使然。”2016-2017年,杨东拍摄的长城作品不断获得国内的专业赛事奖项,“最多的一次,一个赛事十分之一的获奖作品都是我的。”说起专攻长城摄影之初的“高调进场”,杨东仍掩饰不住兴奋。

  随着与长城为伴的时日积累,杨东的镜头开始着重捕捉那些转瞬即逝的细节与自然景观,“我眼中,这些作品仿佛就是鲜活的长城的精神世界。”最广为人知的作品《大国战号》,就是杨东追寻长城精神的一次探索。这幅作品曾被中国园林博物馆永久收藏并获得中国古建筑摄影大赛三等奖,“这是我在金山岭长城拍摄时偶然得到的一张照片,我坐在台阶上休息时猛然注意到天空一片乌云飘来,云端的状态很像燃烧后翻腾的烟,脑海中瞬间形成一幅烽火台燃起烽烟的画面,仿佛穿回古战场,触摸到了长城的生命。”这是一段让杨东津津乐道的经历。

  在作品《长城谣》中杨东传达出“民族”的意象,在作品《鄂未残》中他传达出“脊梁”之意,在作品《兴替》中他展现出“民族复兴”的深远意象……在不断的拍摄中,杨东找到了想要的答案,“我拍的不仅是照片,更是心中的长城精神。”

  近3成关注者来自海外

  拍摄长城也是一次独自与长城对话、与自然对话的过程。八年来,杨东一直坚持在八月十五团圆之夜登上长城,拍下当时的月与长城。“有阖家团圆意义的圆月与有象征民族的长城同框,我希望能传达出有国才有家的归属感,给观众传达出一种家国力量。”杨东说这或许就是答案的一角,尽管很多作品是在一瞬间一气呵成,但他深知长城早在他心中有了某些确切的底色,这也是他那些雄浑构图中最具思想性的东西。“长城给人带来的就是民族的凝聚力和力量感,沿着长城一路下来,我感到她作为人类古代宏大的单体建筑,中国最伟大的军事防御工程,在自然风雨的侵蚀和时光的流逝中,反而她在国人心中的位置越来越重要,形象越来越高大。”

  “我也在自己社交媒体的后台看到,有将近3成的关注者来自港澳地区和海外。”杨东坦言,这也让他更注重作品中民族性表达,“关注我也说明在关注长城,说明观众能感受到长城的艺术之美。”他说,希望作品在给观众带来长城之美的直观震撼之外,能够通达人心,“用照片去提供一种精神。”

责任编辑:李辉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