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网

大公报电子版
首页 > 简体站 > 报纸新闻 > 正文

名砚之首\端砚的文化内蕴

2019-05-24 03:17:19大公报
字号
放大
标准
分享

  图:端砚是“中国四大名砚”之首

  笔、墨、纸、砚,中国古代传统文化中的文书工具,有“文房四宝”之名。产自广东肇庆的端砚,为“中国四大名砚”之首。历代的文人墨士都以拥有一块端砚为荣,而到肇庆当父母官的包拯,却留下了“不持一砚归”的传说。

  在肇庆市鼎湖区有一个小岛名叫砚州岛,因外观像一块浮在水中的端砚而得名。

  相传当年端州砚工为了表达他们对包公体恤民情的敬仰,送来了一方用黄布裹着的端砚,包公得知后却坚辞不受,并将端砚抛到江中。后来在包公掷砚处隆起了一块陆洲,这就是砚洲岛;包砚的那块黄布,顺流而下,在不远处的西江边形成了一片黄色的沙滩,这就是现在的“黄布沙”。

  老百姓喜欢把好事昇华,创作出一些优美的民间故事,“包公掷砚”正是这样寄讬着百姓对清官渴望之情的一个传说,但“不持一砚归”也是历史的事实,因为上世纪七十年代,当后人把包公的墓挖开,也没有发现一块端砚。包公不仅没有带走端砚,还保护资源,严控端砚石按限额开採,刹住了此前地方官带头违法开採的歪风。

  自2004年,端砚获批成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后,端砚的价值和产值大幅提升,成为肇庆一张响亮的文化名片。

点击排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