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大型国企永城煤电一隻债券(20永煤SCP003)上月在无征兆下违约,随后河北省大型煤企冀中能源的债券价格亦显著下挫,加上辽宁省大型国企华晨集团被裁定破产重组,令内地在岸债券市场的波动加剧,也引起市场关注在岸债券市场的违约风险。
工银国际研究部副主管涂振声在《固定收益周报》指出,近期多宗大型国企的信用事件,令在岸市场的信用债持续波动,5年期AAA和AA评级公司债的收益率上升至4.10%和4.74%;但由於国债收益率同步上升,信用利差(credit spread)相对平稳,反映市场对信用债的风险定价或仍不足,企业管治和评级体系仍有待改善。
“殭尸国企”一向被视为内银的“隐藏坏账”,以永煤违约债券为例,大约60%的债息是支付给银行。富瑞集团(Jefferies)中国金融业首席分析师陈姝瑾在近期发表的报告中说,预期会有更多国企出现债券违约,但相信对银行的影响有限。她解释说,信用债佔大型银行资产的比例只为1.5%至5%,银行并已作出相应拨备;此外,即使国企债券违约率由年初至今(报告於11月26日发表)的大约0.2%上升一倍,预料银行来自财富管理产品的回报仍可录得正数,故触发大规模赎回潮的机会不高。
至於违约事件对内银股价的影响,陈姝瑾表示,H股内银股价在过往2个月上升了23%,短期内有可能出现调整。不过,她预期在明年3月底之时,内银股价有望跑赢大市。另方面,债券孳息率自6月以来上升,对於拥有较多存款和投资的内银(例如邮政储蓄银行)而言有正面影响。
野村亦说国企债券违约个案上升是“无法避免”,踏入2021年之后,可能出现更多债券违约。不过,在短期至中期内,预期在岸市场出现系统性信用危机的可能性极低。野村解释,中国经济已开始复甦,中央政府亦不急於“收水”,加上中国人民银行有余裕防止出现系统性信用危机,即使部分国企的债券违约,假如“处理得宜”,料有助内地信用债市场的整体发展更趋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