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穀子是当地农民的主产,也是阿凯主推的家乡特产。图为村民在穀子地晒丰收。
“农村阿凯”并没有因为拥有180万粉丝,而改变腼腆内向的性格。这位河北涉县刘家村不善言辞的90后,没法拒绝粉丝打赏,就乾脆关掉直播间。“拿不该拿的钱,吃饭不香,睡觉不甜。”作为今日头条首批签约作者,阿凯感到唯一遗憾的是,“错失了作品流量的红利期,那时,一天只要多拍一个作品,一个月至少增收10余万元(人民币,下同)。”/大公报记者 顾大鹏(文、图)
农村阿凯实名刘志凯(见圆图),粉丝最先熟悉的是锅台旁烧火做饭的奶奶、还有田间地头割谷子摘花椒的爸妈。后来,清纯甜美的妻子赵丫头和一双可爱的儿女,也成为他视频内容日更的主角,唯独没有镜头记录他自己。
“初中毕业后,没有选择地进入涉县技校再造。”阿凯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厌学情绪,“白天在宿舍睡觉,晚上在网吧玩个通宵。”其后姐姐担心弟弟在网络海洋裏迷航,喊他上岸在一家铁厂做学徒。阿凯回到现实,心还在虚拟世界裏衝浪。原本是电焊工的他跳进旋炉裏,一手抱着钢管,一手清洗炉壁。他现在仍然坚持认为,“世上没有最累的活,只有最累的心。”所以,跟随师傅转场山东威海一家旅遊酒店时,又创造了一天熬10桶蛋汤、刷5000个盘子的后厨纪录。他两眼放光开心地对记者说:“盘子在手裏旋转起来像飞碟一样,生活需要不断製造点惊奇。”
网络掘金处处碰壁
阿凯转场天津摩托车厂做质检员时,姐姐已出嫁,奶奶虽然腰直不起来,但依然坚持下地。爸爸从工厂内退后,回家和妈妈一起种地。除了3亩梯田、100多棵花椒树和几棵黑枣树的收入,还有爸爸每月1000余元工资。在太行深处涉县刘家村,阿凯家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阿凯没有普通打工者的经济压力,在天津、威海和包头等地漂泊,始终葆有无忧少年的浪漫情怀,梦想在互联网淘金。他先是在淘宝商城开店,接着又尝试做产品代理,两次投入1000元,一分钱也没有赚着。而他没有气馁,转身玩QQ豪华黄钻,半月工资又打了水漂。阿凯相信,网络有金矿,只是自己还没挖着。
阿凯婚后,生了一儿一女。孩子一天天长大,奶奶一天天变老。一直在虚拟世界衝浪的弄潮儿,突然回到大山裏,感觉有诸多不适。
爸妈还有奶奶,对土地有一种非理性的挚爱。阿凯虽然回到山裏,心却依然在互联网裏衝浪。他花1000多元买了一套DV,今天拍野花,明天拍昆虫,大半年拍遍了家乡的每一道风景,向自媒体平台盲投。“蚂蚱再小也是肉”,一个作品有2元钱的回报,他也兴奋地向爸妈炫耀一下。然而,只有奶奶常常微笑着向他竖起大拇指。阿凯曾经登上家乡的南天门,拍太行日出日落;也曾经跋山涉水到将军岭,追忆红色往事。他一度着意传播的正能量,却未能引发粉丝共鸣。
奶奶是黄金搭档
阿凯自媒体创业,起初爸妈就不看好。他坚持了一年多,不见起色,爸妈劝他放弃。阿凯的心情坏到了极点,在和爸妈的冷战期,他就到奶奶身边寻求温暖。也就在这个时候,他的镜头开始聚焦在奶奶身上。
“记录奶奶切瓜、烧火、烙饼的生活作品,粉丝特别喜欢。”阿凯说:“奶奶是天生的演员,在镜头面前任性随意。吃饭时的一个小动作,将一片土豆皮不偏不倚地飞贴在镜头上。”阿凯用这个镜头做了封面,标题直截了当:“农村奶奶吃饭表演小李飞刀,把孙子都逗乐了。”阿凯没有想到,“这个作品意外成为爆款,1天收穫了2万粉丝,播放量第一次突破128万。”
按当时1万播放量60元稿酬计,这条视频的回报接近8000元。阿凯从奶奶的生活中寻找到拍摄新动力,好作品层出不穷,粉丝很快突破180万。
直播乡村美食成网红
2017年冬天,阿凯成为今日头条首批签约作者。把镜头聚焦爸妈、妻子和孩子身上,开始记录太行人家的春种夏长,秋收冬藏。
阿凯的妻子赵丫头,虽然是阿凯的坚定支持者,但是她从来不敢直面镜头。奶奶鼓励孙媳同框献艺──直播乡村美食,赵丫头很快成为抖音当红主播,挂上了小黄车。她和丈夫不同的是:一个把家乡的特产卖到城裏,一个把城裏的东西卖到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