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遊人在扭纹洞摆出各种甫士,务求留下靓影。
炎炎夏日,行山太热,游水又嫌人多,若想运动又远离人群放鬆心情,“钻洞”应该是不错的选择。香港有漫长海岸线,造就大量的沙滩,而亿万年的潮汐运动、惊涛拍岸,也塑造了鬼斧天工的海蚀洞奇观。全港海蚀洞共有三百多处,千姿百态,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市民历险探奇,位於西贡清水湾的扭纹洞正是热门打卡点之一,让我们一起探索、欣赏香港的美丽。\龙眠山(文、图)
扭纹洞位於清水湾泳滩附近,过去叫虾山笃直洞,长年累月的海水侵蚀,令洞内的岩石纹理变得非常特别,进入洞中,彷彿置身於科幻片中的宇宙星球,更能拍摄出造型独特的相片,故被称为“扭纹洞”,原来的名字倒是少人提起了。
热心人士开闢新小径
过去,一般是从清水湾二滩游水“捆岸”,或以独木舟前往,但自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发,行山成为香港热潮,昔日人迹罕至的扭纹洞变成热门景点,有热心人士开闢山路,使行人可从陆路快速下山。
在清水湾巴士站下车后,沿着通过布袋澳的大坳门道约行不多远,可见右手边一座凉亭,再往前走约十多米,靠海的路旁有“EA0836”灯柱,旁边有口石井,井后就是通往扭纹洞的下山径。路径比较陡峭,但好在困难处有绳索扶助。落到海边后,往左手“捆岸”而行,沿途都是高高低低的大石,行约百米已抵达扭纹洞的洞口。
扭纹洞平时隐没在海水下,退潮时才会露出水面。此洞深约五至六米,高约两米,洞壁的岩石经亿万年海水冲击及侵蚀变得异常光滑,发出蓝光,让人感叹大自然的神奇。天气晴朗的日子,洞内湿润凉快,洞外碧水蓝天,相映成趣,有洞天府地之感。若是阴天,洞内光线幽暗,一般遊人会带备手电等强光照射,或者使用彩光灯,摆出各种甫士,如此可以拍出靓相。
意犹未尽探索火星洞
大部分人探洞之目的,就是为求拍出一组好相片,留下最美的回忆。随着扭纹洞名声远播,探洞的人增多,节假日或需要排队拍照。欣赏完扭纹洞,如果意犹未尽,还有火星洞(虾山笃大洞)等着大驾光临。有两个方法前往,从扭纹洞出发,朝着清水湾泳滩方向“捆岸”,行约二百米就是。不识水性或泳术不佳者,还是老老实实回到大坳门道,退回清水湾巴士站方向,也在那个凉亭的旁边,可见到一段废弃的水管,水管上有前人留下的箭头印记,指向海边的灌木丛。这裏有一条陡峭但也有绳索扶助的落山小径。到了火星洞旁,会注意到石头及峭壁颜色呈褚红色,彷彿被烈火烧过,不知是哪一位天才想出这个浪漫的洞名──火星洞。
然而,扭纹洞和火星洞并非平易近人的景点,除了山径崎岖,“捆岸”难行,洞内潮湿而滑脚,更有饥饿的蚊子,不会放过饱餐人血的机会。遊人最好穿上专业防滑的运动鞋,以及足以抵挡蚊子攻击的长袖长裤,蚊怕水也有帮助。
由於下山的小径都是新近开发,林中有不少原生动物,网上讨论区一再有遊人被螫的讯息,也有人见到蛇。行人上落山时需要眼观六路,尽量不摇晃树枝,以免惊动蜂群。但所谓无限风光在险峰,容易到达的地方风景多稀鬆平常,风光旖旎的所在往往崎岖难行,探过扭纹洞及火星洞的神秘后,会令人觉得不虚此行。